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练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八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6/28 6:30:4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9970个字。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小练习(1)
  班级:姓名:学号:
  一、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9-12题。(12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似与游者相乐。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⑤。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⑥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选自《浣花溪记》)
  [注]①玦(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②琅(láng gān ):像珠子的美石。③潆回:水流回旋。④委:聚集。⑤荠(jì):荠菜。⑥舁(yú)夫:轿夫。
  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水尤清洌洌:              (2)佁然不动佁:      
  (3)西折纤秀长曲西:                 (4)尽溪,平坦如荠尽: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日光下彻,影布石上。译文:                    
  (2)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
  译文:                    
  11、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2分)
  答:
  12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2分)
  答: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小练习(2)
  班级:姓名:学号: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4-16题。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核舟记》魏学洢)
  【乙】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节选自《文与可1画篔筜谷偃竹2记》苏轼)
  注:①[文与可]北宋时期著名的画家。姓文,名同,字与可。擅长画竹,有“墨竹大师”之称。
  ②[篔筜(yún dāng)谷偃竹]文与可画的一幅画卷,以竹子为题材,后来送给了苏轼。篔筜谷,地名。
  14.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若听茶声然予不能然也B. 能以径寸之木以追其所见
  C. 执笔熟视而操之不熟者D. 各具情态而节叶具焉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细若蚊足,钩画了了。翻译:
  (2)与可之教予如此。翻译:
  16.艺术是相通的,从【乙】文看,你觉得艺术作品之所以获得【甲】文中提到的“技亦灵怪矣哉”的成就,一方面需要     ;一方面需要。(2分)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小练习(3)
  班级:姓名:学号:
  《庄子》一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chóu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chóu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你哪里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9-14小题。(共18分)
  [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
  [丙]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9、对《送友人》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描绘了美好生动的景色,衬托了朋友间的惜别之情。
  B.颈联借“游子意”、“故人情”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C.“挥手自兹去”体现诗人洒脱豪迈,不带缠绵悱恻的哀伤之情。
  D.该诗表达了李白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情感,哀而不伤。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小石潭记》
  B、是鱼之乐也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C、是故谋闭而不兴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D、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河中石兽》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3)故人不独亲其亲()(4)男有分,女有归(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请循其本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3、[甲]文中,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3分)

  14、[乙]文中描绘的理想境界和《桃花源记》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答出三点即可)(3分)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小练习(4)
  班级:姓名:学号:
  《大道之行也》
  1. 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中的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2. 朗读课文并掌握文言词语:
  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音jǔ)
  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音guān)
  男有分(fèn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
  货恶其弃于地也(wù厌恶、憎恨)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用作动词,以……为亲,以……为子,分别译为“奉养”“抚养”)
  外户而不闭(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
  是故谋闭而不兴(杜绝)
  3. 整体思路: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
  4. 问题探究:
  (1)“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小练习(5)
  班级:姓名:学号: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9-14小题。(共18分)
  [甲]韩愈《马说》
  [乙]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白居易《卖炭翁》
  [丙]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9、对[丙]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头两句叙述季节的变化,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风雨”是指暮春的风雨,“飞雪”是指冬天的飞雪,它们象征着政治形势的变化。
  B、“已是悬崖百丈冰”是以对比的手法突出梅花开放的难能可贵。“俏”字用得传神,它既能表现梅花的俏丽,又能象征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情操。
  C、“俏也不争春”是写梅只报春,而不想争占春光,表现梅花谦虚的品质。“山花烂漫”“她在丛中笑”,是用衬托和拟人的手法,表现梅花崇高的精神境界。
  D、词上阕着重写梅花傲寒开放,下阕着重写梅花的精神品格,由外而内地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洁的动人形象。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骈死于槽枥之间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卖油翁》
  B、食不饱,力不足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C、才美不外见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小石潭记》
  D、心忧炭贱愿天寒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十二章》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骈死于槽枥之间()(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4)系向牛头充炭直()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13、[甲]文中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4、[乙]“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