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学案+单元检测+模块综合检测(全套19份)
- 资源简介: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学案+单元检测+模块综合检测
第七课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 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DOC
第八课 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 本课测试(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doc
第八课 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 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DOC
第二课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本课测试(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doc
第二课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DOC
第六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 本课测试(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doc
第六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 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DOC
第七课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 本课测试(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doc
第三课 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本课测试(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doc
第三课 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DOC
第四课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 本课测试(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doc
第四课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 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DOC
第五课 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 本课测试(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doc
第五课 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 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DOC
第一课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本课测试(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doc
第一课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DOC
课外阅读 比尔?盖茨:IT英雄的成功之道.doc
课外阅读 蒙哥马利:强者是不断挑战自己.doc
模块综合训练(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doc
第一课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学习重点
1.记:掌握本文的字音词语,背诵杜甫的名句。
2.读:通过阅读,探究思考造成杜甫人生悲剧的原因。
3.写:运用引用的手法,写一段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4.练:叙述引用诗文的妙处。
一、诵记名言警句
传主名言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
3.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咏怀古迹五首》)
4.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
5.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7.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二、了解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冯至(1905-1993),出生于河北涿州,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德文系和德国海德堡大学。回国后先后在同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校任教。作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鲁迅语),其诗歌创作主要有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等;作为学者,他的杜甫研究和歌德研究都十分优秀。此外,他的散文作品《山水》和小说《伍子胥》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
2.文体知识——传记的定义和分类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鲁迅写的《鲁迅自传》,沈从文写的《沈从文自传》。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布衣总统”孙中山》《我的父亲》等。
(2)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朱志敏的《铁肩担道义》。
(3)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
(4)从创作方法分,可分为历史性传记和文学传记。历史性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比较平实。文学传记: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
三、夯实基础知识
1.字正音准(先阅读课文,然后借助工具书,完成该题)
(1)单音字
①疟疾( ) ②老妪( ) ③锁钥( )
④吐蕃( ) ⑤气氛( ) ⑥高涨( )
⑦筵席( ) ⑧菜畦( ) ⑨可汗( )
⑩拈花( )
答案 ①nüè ji ②yù ③suǒ yuè ④bō ⑤
……
第一课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本课测试(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气氛(fēn) 粜米(tiào) 别墅(shù) 开凿(záo)
B.燕国(Yān) 月氏(zhī) 箜篌() 讽谏(fěnɡ)
C.氤氲(yūn) 唱和(hé) 拈花(niān) 老妪(yù)
D.菜畦(qí) 幽咽(yè) 樊川(fán) 放诞(dàn)
答案 C
解析 “和”读hè。
2.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胡人________归来,在长安市上痛饮高歌,这使长安的人民多么痛苦,多么失望!
(2)这说明皇帝并不________什么真正的谏臣,这只不过是他身边的点缀。
(3)这首诗只是客观的叙述,但其中充分表达了作者所感到的人民最深的痛苦;它一再被后人________,只因为它最真实地告诉我们,过去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是怎样对待他们的人民。
A.凯旋 须要 传诵
B.凯旋 需要 传颂
C.胜利 须要 传颂
D.胜利 需要 传诵
答案 D
解析 (1)“凯旋”即战胜归来。(2)“需要”可作动词,也可作名词;“须要”只能作动词。强调重点不同,“需要”强调对可见可感物件的要求,主体与客体之间有着要求与被要求、使用与被使用的关系。“须要”强调事理上的必要,一般不用
……
第三课 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学习重点
1.记:掌握本文的字音词语,背诵毛泽东诗词中的名句。
2.读:通过探究方式,思考少年毛泽东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现在应学习伟人的哪些品质。
3.写:写一段风趣幽默的话。
4.练:掌握比喻的表现手法。
一、诵记名言警句
传主名言
1.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西江月•井冈山》)
2.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清平乐•蒋桂战争》)
3.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菩萨蛮•大柏地》)
4.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青平乐•会昌》)
5.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
6.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念奴娇•昆仑》)
7.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六盘山》)
8.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9.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10.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二、了解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埃德加•斯诺,生于1905年的美国,是享誉世界的著名记者。他父亲开了一家不大的印刷厂,家里过着比较富裕的生活。1936年7月到达中央苏区陕北保安,成功采访了毛泽东等大批中共高层领导人,写成《红星照耀中国》(译名《西行漫记》),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对毛泽东和我党苏区“妖魔化”宣传,轰动世界。他把一生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以自己的行动,在中美两国人民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
2.文体知识——口述自传
口述自传作为自传的一种,最特别的地方当然在于“口述”。一般而言,口述自传通常是在访谈的基础上形成的,最后的成稿也通常是由访谈者整理而成。因此与传主自己撰写的自传相比,具有一定的对话性,带有“答问”的色彩。而访问者提出的问题,一般是访问者或者公众感兴趣的话题,并且这些问题也往往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或者特定事件有一定关系。口述自传,以及口述历史,往往也被作为历史研究
……
第五课 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 本课测试(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一、基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誊写(ténɡ) 渎圣(dú)
屡次(lǒu) 精湛(zhàn)
B.诋毁(dǐ) 剽窃(piāo)
匿名(nì) 徒步(tú)
C.惬意(jiā) 伫立(zhù)
恶煞(shà) 捍卫(hàn)
D.黏液(nián) 蜷缩(quán)
堆积(duī) 酝酿(yùn rǎnɡ)
答案 B
解析 A项“屡”读lǚ。C项“惬”读qiè。D项“酿”读nià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缮写 履行 筋疲力尽 不寒而粟
B.震动 逻辑 至高无尚 远见卓识
C.充沛 措词 获益不浅 风度翩翩
D.徒步 恶煞 珠联壁合 翻来覆去
答案 C
解析 A项不寒而粟—不寒而栗。B项至高无尚—至高无上。D项珠联壁合—珠联璧合。
3.在下面横线上依次填入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______是对我的课题深深感到兴趣而已。______我希望不像现在这样地看重虚名,________是今天的还是身后的,都不要看重。________,我认为凡事都不要走极端。我心里明白,________我知道我的书永远得匿名发表,我也会同样苦干下去的,________不会有那么高的热情。
A.不过 尽管 不论 但是 即使 虽然
B.虽然 但是 哪怕 但是 即使 虽然
C.虽然 但是 哪怕 所以 尽管 但是
D.不过 尽管 不论 所以 尽管 但是
答案 A
解析 本题意在考查语言表达的逻辑性能力。要求大家在平时的语言训练中注意语言表达思路逻辑关系要严谨。解答本题应认真阅读课文,正确理解达尔文所要表达的自我观点以及相关句间的内容联系。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名人故居纳入文物保护序列需要综合考虑建筑本身和名人影响等因素,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制定名人故居保护办法,合理确定名人故居标准。
B.在某个夜晚,他蓦然发现,如果没有斗志、信心、毅力,人就可能生活得艰难。因此,他想树立人生的奋斗目标,即使锦衣夜行,也要达到这个目标。
……
模块综合训练(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潇洒钱钟书
仲利民
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钱钟书,偏偏不喜抛头露面,拒绝记者的采访,躲避摄影记者的镜头。最有趣的一次,钱钟书与夏衍同住一病房,夏老过生日,他的孙女将蛋糕也送了一大块给钱钟书,这时摄影记者从后面开始偷偷地拍摄,当记者大着胆子转到前面来的时候,钱钟书先生居然拉起被子连人带蛋糕一起盖了起来。
香港记者林湄到北京想采访钱钟书,又怕遭到钱先生拒绝,就邀请当时的《文艺报》副主编吴泰昌先生帮忙,吴先打了个电话被其婉拒,就让林来一次突然袭击。当他们出其不意地来到钱钟书房门口时,钱先生幽默地说:“泰昌,你没有引蛇出洞,又来瓮中捉鳖了……”让人感受到钱钟书并非不近人情,他拒绝媒体的采访,仅是自己坚持的一种生活方式。
吴泰昌在《人民文学》杂志做编辑时,想约钱钟书先生写点文章,想不到钱钟书先生突然起身摆着手大声说:“写文章的事今天不谈。”不过,事隔一年多,当吴身体有恙,钱钟书先生却特意去信:“去秋承惠过快晤,后来,听说您身体不好,极念。我年老多病,渐渐体会到生病的味道,不像年轻时缺乏切身境界,对朋友健康不甚关心。奉劝您注意劳逸结合,虽然是句空话,心情是郑重的。杨绛同候。”这句“空话”里又包含钱钟书先生对友人多少关心的真情实感啊!
钱钟书先生淡泊名利、自甘寂寞,可是媒体却总是想请出这位不愿露面的人物,他们知道杨绛先生好说话,就想从杨绛先生这里打开缺口,在电话里对杨绛先生说:“被录制的文化名人,还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报酬——钱。”想不到钱先生幽默地从旁边插话道,“我都姓了一辈子钱,难道还迷信钱吗?”
钱先生和太太的感情十分融洽,经常给人“胶着”的亲密感。他们一同上班,一同下班,总是肩并肩,手携手。即使在钱钟书先生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之后,夫妻感情依然如故。情绪从未低沉、沮丧过。文革中,造反派动手打他,他就还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