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活板·核舟记》复习资料
- 资源简介:
约4680个字。
<<短文两篇>>复习资料
《活板》
一、字词
1、通假字(1)“活板”的“板”通“版”。(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的“已”,通“以”,以后。(3)“若止印三二本”的“止”,通“只”。
2、词类活用
①板印书籍板:用雕版②火烧令坚火:用火
3、一词多义:
印:①五代时始印五经②其印自落③密布自印
就:①瞬息可就②持就火炀之
火:①火烧令坚②再火令药镕
以:①不以木为之者②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帖:①不用,则以纸帖之②每韵为一帖
4、解释下列词语。
板印:盛为之:布衣:蜡和纸灰:字平如砥:药稍熔:
瞬息可就:第二板已具:有奇字素无备者:更互用之:
持就火炀之旋刻之:冒之:用讫:
二、译文:
【原文】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用雕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五代的时候才(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原文】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
【原文】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一类东西覆盖好。
【原文】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
【原文】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做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一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
【原文】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功。
【原文】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
不用木料制作字模的原因,是因为木料的纹理有疏有密,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木刻的字会和药物粘在一起,(拆板时)拿不下来;
【原文】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模,使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熔化,用手轻轻一掸,那些字模就会自己掉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
【原文】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了,到今天还珍贵的收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