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中考文言文精读课文写法特点与理解题总汇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5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6/4 8:38:1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7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9720个字。

  2012届中考文言文精读课文写法特点与理解题总汇

  初中七年级上册
  1、《童趣》(07年福州市中考设题)
  本文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物外之趣”虽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因物而生成之意趣。本文中所说的夏蚊及草间之虫皆极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意趣即由此生成。课文写作特色:1、以生动的笔调,充分展开联想与想像。2、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描写事物。
  2、《〈论语〉十则》(重在背诵默写,按要求填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有过不同看法。请你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观点。
  课文写作特色:语言简练,用意深远。
  3、《世说新语》两则
  文章善于抓住人物特征。作者常用简单几个字,精确地描绘出主角的语言、动作,主角的性格便清楚的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善用对照、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如“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典故。善用对比突出人物性格。
  《咏雪》
  1、 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关键词来支撑这一观点。
  2、兄妹两人的“解”哪一个更好呢?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
  《陈太丘与友期》
  1、友人的“无信”“无礼”表现在哪些地方?友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人已认错了,元方仍“入门不顾”,这是否也是“无礼”?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七年级下册
  4、《伤仲永》
  表现手法: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人的天资与后天成才的关系。文章先叙事,详写方仲永幼年才能出众,而略写此后的情况,先扬后抑,对比鲜明,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然后就事说理,提出作者的见解。学习时,要注意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平庸无奇的原因,想想自己受到什么启发。本文与《孙权劝学》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可以作比较。
  问题探究:
  1、方仲永才华变化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
  分为三个阶段:童年——才华初露;少年——才华衰退:青年——才华平庸。
  2、方仲永的才华由神童沦为平庸的原因是什么?
  ①从方仲永个人来看:其父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②从道理上看:没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受于人者不至”。)
  3、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习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文中什么地方集中体现了这个道理?
  一个人即使再有天赋,如果不加强后天学习,也会变得平庸无奇;天赋较差的,如果不学习,结果更是不堪设想。作者说明了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强调了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文章第三段议论集中体现了这个道理(作者观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