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枝江市实验中学2010年秋第二次单元考试七年级全科试卷(7科7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湖北省枝江市实验中学2010-201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单元考试试题
湖北省枝江市实验中学2010-201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单元考试历史.doc
7.mp3
湖北省枝江市实验中学2010-201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单元考试英语.doc
湖北省枝江市实验中学2010-201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单元考试地理.doc
湖北省枝江市实验中学2010-201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单元考试生物.doc
湖北省枝江市实验中学2010-201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单元考试数学.doc
湖北省枝江市实验中学2010-201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单元考试语文.doc
湖北省枝江市实验中学2010-201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单元考试政治.doc
枝江市实验中学2010年秋第二次单元考试
七 年 级 语 文 试 卷
基础知识
(10分)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分)
1、《观沧海》中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2、《次北固山下》一诗的颔联是 。
3、《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是 。
二、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
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春,以她的盎然生机、秀丽妩媚动人心弦;夏,心她的热情奔放、炽热强悍激人奋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口语交际。(3分)
由于你平时学习任务重,父母对你百般呵护。作为家庭里的一员,你很想替他们分担些家务,却常被拒绝。对此,你十分苦恼。你既不想让父母伤心,又能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想法。这时,你应该怎样对他们说?(30-50字)
阅读训练
(6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答题。(13分)
临窗看柳
今年春天,虽然春寒料峭,但柳枝仍早早返绿,一夜之间,新绿满枝,煞是可爱。但我因为竞选科代表失败,心情很不好,坐在椅子上,呆呆地望着窗外。
风乍起,柳枝欢快地笑着、跳着,展示着自己,眼角、眉间洋溢着无限的欢乐。我似乎听到一曲柳哨的歌。歌声中片片柳絮随风飘舞。
一会儿,风停了,柳枝恢复了它的平静,垂了下去,它不能载歌载舞了,心中一定有着淡淡的忧伤,虽是这样,柳枝依然保留着那象征活力的绿色,希望能再把绿色写在天空中。
就这样,柳枝周而复始地飘起、落下;年复一年地返青、枯黄,永恒不变如一条真理。我看了许久,也明白了许多;如果你有空,就看看窗外,看看柳树,用心去体会,你也会明白许多的。
1.“料峭”的含义是_________;文章开头写“春寒料峭”是为________________。(2分)
2.从全文看,柳枝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3.首段中的“窗外”和结尾一段中的“窗外”含义完全一样吗?说明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全文构思、组材的特点来看,将“飘起、落下”的词序调换为“落下、飘起”可以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结尾说“我”明白了许多。据你看,“我”明白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6.从文章结尾看,作者说因为“我看了许久”,所以“我明白了许多”,并且说“用心去体会,你也会明白许多”。那么,将本文的题目改为“由临窗看柳想到的……”可以吗?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答题(17分)
北国的春风
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
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到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枝江市实验中学2010年秋第二次单元考试
七 年 级 思 想 品 德 试 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来,每小题2分, 共40分.)
1、在一次讨论中,同学们就“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集体是大家的,少了我一个算不了什么
B.我没有什么特长看来不能为班级做什么贡献了
C.只要搞好学习,取得好成绩就是奉献集体
D.集体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我要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在创建新的班集体活动中,我们都希望能拥有一个团结奋斗,能让我们为之自豪的班集体,而这个班集体( )
A.必须有学习优秀的人 B.必须有好的班委会 C.必须有共同的目标 D.必须有负责任的老师
进入中学后,面对新生活,我们发现学习科目多了,学习难度大了,作业量增加了,老师的讲课方法也改变了。据此完成3-4题。
3、面对这些变化,下列认识和态度正确的是( )
A.初中的学习真难,我恐怕学不好 B.初中的学习任务重了,我必须放弃所有的兴趣爱好
C.学习科目多了,我必须分清主次,只学好主科 D.学习难度大,科目多,我会更加努力
4、面对这些新的变化,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是( )
A.制定学习计划,探索好的学习方法 B.少娱乐和休息,多读书
C.尽量少参加一些集体活动 D.与老师、同学搞好关系
5、我们必须学会自主学习,才能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下列对自主学习认识正确的是( )
A.以自学为主,不需老师、同学帮助 B.不抄袭他人作业
C.不与他人商量学习中的问题 D.能独立安排学习,不依赖老师和家长
6、进入初中后,学习情况变了,科目增多,老师讲课的方法和要求也不一样了,面对这些学习中的不同感受,我们在学习上要( )
A.依靠家长的辅导 B.多买复习资料和参考书 C.做学习的管理者 D.一切听从老师安排
7、把握好初中的学习生活,将使我们终身受益。因为初中三年的学习将是我们( )
A.提升精神境界的惟一途径 B.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 C.探索世界奥妙的全部 D.学习的重要内容
8、小敏、小刚、小明是同班同学。小敏喜欢通过阅读来学习,小刚觉得听别人讲更容易学到知识,而小明觉得自己动手的事情更容易记住。这说明( )
A.小敏、小明比小刚要聪明得多 B.老师的教学方法
枝江市实验中学2010年秋第二次单元考试
七 年 级 数 学 试 卷
一、选择题(在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填涂符合要求的选项前面的字母代号。本大题共15题,每题3分,计45分)
1、圆锥的截面不可能为( ).
(A)三角形 (B)圆 (C)椭圆 (D)矩形
2、下列各式: , , , , , ,其中代数式的个数是( )
A. 5 B. 4 C. 3 D. 2
3、下列各直线的表示法中,正确的是( )
A.直线A B.直线AB C.直线ab D.直线Ab
4、下列各组代数式中,是同类项的是( )
A. B. C. D.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射线 B.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的距离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 .AB=BC,则点B是线段AC的中点
6、 的相反数是( )
A. B. C. D.
7、若两个有理数的和与积都是正数,则这两个有理数 ( )
A.都是负数; B.一正一负且正数的绝对值大; C.都是正数; D.无法确定
8、同一平面内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最多有m个交点,最少有n个交点,那么m+n是( )
A.1 B.2 C.3 D.4
枝江市实验中学2010年秋第二次单元考试
七 年 级 生 物 试 卷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案表中,每小题2分,共60分)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先滴一滴什么?( )
A.清水 B.稀碘液 C.浓盐水 D.0.9%的生理盐水
2、绘生物图时,对图中较暗部分的绘制要求是: ( )
A、用直线条涂黑它 B、随意涂黑它 C、用横线条涂黑它 D、点上细点表示
3.苹果只有在北方才能生长良好,而香蕉适宜在南方栽种。影响苹果、香蕉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A.空气 B.光 C.水分 D.温度
4.把大小两种草履虫放在一起培养,它们会争夺食物,其中一种会死亡。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A.捕食 B.寄生 C.合作 D.竞争
5.在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作为实验中的变量应是
A.温度 B.湿度 C.光照 D.水分
6.长期生活在干旱的荒漠中的植物,其形态结构等方面会出现一系列的适应性特征,下列叙述与干旱环境中的植物特征不符的是
A.具有发达的根系 B.具有肥厚的肉质茎
C.具有厚的角质层 D.叶面积增大
7.青蛙等动物在冬天冬眠,而狐狸等四季都很活跃,这些现象说明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B.只有狐狸适应环境
C.青蛙不能适应寒冷环境 D.它们都适应环境
8.属于消费者和生产者关系的是
A.青蛙捕食昆虫 B.黄鼠狼吃鸡 C.长颈鹿吃树叶 D.松鼠吃蘑菇
9.“青山绿水”与“穷山恶水”两词语的深刻含义说明在生态环境中其重要作用的是
A.水 B.山 C.森林 D.土
10.某生态系统地处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并能长时间地处于稳定状态,生态平衡不容易被打破。这个生态系统是
枝江市实验中学2010年秋第二次单元考试
七 年 级 历 史 试 卷
一、选择:(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写在表格中,20×2)
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兴修了水利工程。其中最有名的是:
A、邗沟 B、灵渠 C、郑国渠 D、都江堰
2、某同学在活动课上说出的下列观点,其中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A、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B、兼爱,非攻
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后代总要胜过前代
3、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
A、战争频繁 B、诸候争霸 C、新旧制度更替 D、百家争鸣
4、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 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5、请根据右图中王小丫的提示回答,她所说的历史人物是
A、扁鹊 B、屈原 C、孔子 D、老子
6、下列根据孔子言论整理成书的是
A、《春秋》 B、《诗经》 C、《尚书》 D、《论语》
7、自西汉以后的两千多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的是
A、道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佛家学说 D、儒家学说
8、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解。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的古代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子
9、“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对联描写的人物是
A、李冰 B、孔子 C、屈原 D、司马迁
10、秦始皇堪称“千古一帝”,他对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是
枝江市实验中学2010年秋第二次单元考试
七 年 级 地 理 试 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答案填在相应答案栏内,共40分)
1、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 )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美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2、形成喜马拉雅山脉的两大板块是(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C.亚欧板块与南极洲板块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3、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
4、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有:
①亚洲东部和南部 ②非洲 ③欧洲西部 ④大洋洲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会产生
A.就业机会增加 B.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C.住房、交通紧张 D.受教育机会增加
6、有关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越慢越好 ②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③越快越好 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美洲的印第安人属于
A.黄色人种 B.混血人种 C、白色人种 D.黑色人种
8、黑种人的故乡是
A.亚洲南部 B.非洲中部、南部 C、大洋洲 D、南美洲
9、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英语 B.汉语 C、阿拉伯语 D.俄语
枝江市实验中学2010年秋第二次单元考试
七 年 级 英 语 试 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听力部分(25分)
一、 请听句子,选出与其意思相符的图画。(5分)
二、 听句子,并选择恰当的应答语。(5分)
( ) 6. A. It’s a ball. B. It’s under the bed. C. They are on the floor.
( ) 7. A. Yes, she is. B. Yes, he is. C. Yes, they are.zhijs
( ) 8. A. It’s on the table. B. He’s under the desk. C. This is my backpack.
( ) 9. A. Yes, they’re on the bed. B. No, they aren’t. C. No, they don’t.
( )10. A. Than. B. Here you are. C. Sure.
三、 听对话及问题,选择正确答案。(5分)
( ) 11. A. Betty . B. Tom . C. Ben .
( ) 12. A . Basketballs. B. Volleyballs. C. Soccer balls.
( ) 13. A . Chinese. B. Math. C. English.
( ) 14. A. Her father . B. Her sister. C. Her grandfather.
( ) 15. A. On the dresser. B. In the bookcase. C. In the drawer.
四、 听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10分)
Name Mike
Balls 16. He has six basketballs and ____________.
Basketballs 17. His basketballs are ___________.
Breakfast 18. He likes _______________.
Lunch 19. He doesn’t eat _____________.
Telephone number 20. His telephone number is ________________.
笔试部分(95分)
五、 单项选择。(15分)
( ) 21. What does he ______ dinner?
A. has for B. has at C. have in D. have for
( ) 22. Thanks _______ your ruler.
A. of B. in C. for D.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