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三说明文阅读复习,有教师教案(约8710字)、学生学案和教学课件(共19张),考点提炼全面、精当,应考答题得分指导准确、透彻,能快速提高学生说明文阅读的能力。很适合中考复习。
九年级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教案
执教者:况 敏
教与学的目标:
1、 把握说明文阅读的知识。
2、 通过预习检测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文体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对重要考点进行分项指导,总结解题方法,掌握解题技巧。
4、 课堂巩固练习,规范答题格式,提高说明文解题能力。
教与学的过程:
一、知识导航
说明文的知识介绍:
(一)什么是说明文?
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客观事物或事理进行介绍和解说的一种文体。
(二) 说明文的分类:
1、从说明对象上来分:
事物说明文(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特点、功能等);
事理说明文(解释事物的含义、原理、关系、演变等)。
2、从语言上来分: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
(三)说明文的结构形式:
常见的结构形式是:总——分——总。(另外有:总——分,分——总,并列,承接等结构形式。)
(四)阅读说明文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说明的对象。
2、说明对象的特征,也就是被说明事物(或现象)的独特之处。
3、说明的顺序,一般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主要到次要、从现象到本质)。
4、说明的方法,主要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打比方、下定义、引用、画图表、作诠释、摹状貌等。
5、说明文的语言:
1)说明文语言的根本要求是科学性、准确性,简练明确;
2)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象性。
3)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基本要求:首先是其对说明事物特征、性质的作用,其次是说明的严密性、科学性,第三是形象性、生动性。
4)说明文语言要点:表约数、表消息来源、表程度、表频率、表范围。
二、预习检测
1、下面文章从说明对象上来看,属于事物说明文的有( A D )
A《中国石拱桥》 B《大自然的语言》 C《奇妙的克隆》 D《苏州园林》
2、 原来,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例如碳水化合物(包括糖、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肪等等,它们既能构成躯体,又能在呼吸时被免化而放出能量。水和矿物质盐类。虽然也是生物体所必需的,而且也参与躯体的组成,但是它们不能供应能量,跟一般食物不同。
从下列各项中选出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 B )
A 一切生物 B 食物 C 碳水化合物 D生物与食物的关系
3、请分别指出下列文段采用的说明顺序。
(一)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迷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空间顺序
(二)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叫做简或牍。
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做帛书。 时间顺序
4、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等。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