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30字。
《郑伯克段于鄢》教案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文知识,如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常见的文言句式
2、 梳理文章思路,分析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
3、 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文化知识;识记字音
教学重点:
1、 重点字音
2、 文言句式:倒装句、“犹……况……乎”特殊句式
3、联系历史文化,了解课文的结构,掌握故事的情节,分析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
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人物关系的微妙性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学生自读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文本解读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新课导入
古今中外,宫廷内部斗争酿造了无数人间悲剧,上演了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也上演了一幕幕令人唏嘘不已的悲剧,当然也有皆大欢喜的完美结局。于是我们听到了“只因生在帝王家”的无奈感叹,于是我们看到了爱江山更爱美人的经典童话。而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自古至今的手足相残、同室操戈,你们知道哪些皇室争权夺利的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呢?(同学讨论,通过故事了解宫廷斗争的残酷性)
下面我给大家讲个小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其实大家很熟悉,就是乾隆皇帝弘历和他弟弟弘治的故事。大家知道乾隆的父亲雍正皇帝就是通过“九子争帝”的残酷斗争而登上皇位的,相对而言乾隆登位要顺利得多,其实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顺利。雍正的前面几个儿子不是夭折就是过继给别人抚养,直到乾隆的隆重出生雍正才真正有了子嗣,但是乾隆出生一个时辰之后,和亲王弘治也出生了。在清朝,为了防止母子联合篡权,甚至不惜割断天然的血缘亲情,规定皇子出生以后,不能由亲身母亲抚养,要交给其他妃子抚养。这样,弘历出生后就由别的皇妃来抚养,而弘治恰恰是由乾隆的母亲来抚养,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乾隆母亲的处境,一个是亲身骨肉,一个是躬亲抚养,真的是手心手背啊,这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和微妙性就知道当事人才能真切体会到。登位后,乾隆对母亲礼仪有加,甚至外出打猎都把母亲带在身边,为什么呢?一方面是他在尽孝心,另一方面也确实不放心啊。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郑伯克段于鄢》说的也是宫廷中兄弟间的权势之争,中间也有一个母亲,我们来看看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面对手心手背的问题,这位母亲是如何处理的。
二、背景知识
根据注释、参考资料,了解左丘明、《左传》及《春秋》:
左丘明,春秋时史学家。鲁国人,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双目失明,曾任鲁国太史。与孔子同时,或在其前。传曾著《左传》,又传《国语》亦出其手。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后人将它配合《春秋》作为解经之书,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记事至鲁哀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