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2440字。
上海市上海市松江区2024-2025学年(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名句名篇默写
1.默写
(1)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3),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4)斯是陋室,。(刘禹锡《陋室铭》)
(5)当你的朋友最近遇到一些烦心事,对未来缺乏信心,你想鼓励他,这时你可以引用《登飞来峰》中的两句诗“,”。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选文,完成各题。
【甲】
《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乙】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丙】
《养竹记》(节选)
白居易
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竹性直,直以立身;竹心空,空以体道②;竹节贞③,贞以立志。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④焉。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⑤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犹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⑥,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注释】①本:根。②体道:体悟仁德。③贞:坚定。④庭实:原指将贡品或礼物陈列于庭,让人观赏。这里是指将竹子种植在庭院中,随时观赏。⑤何有:有什么关系。
2.【甲】诗的作者是朝的(人名)。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香远益清( ) (2)以贻其后之居斯者(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句。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5.以下对三篇诗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诗前两句作者情绪复杂,既有离别的愁又有回归的喜。
B.【乙】文既表达了对莲的喜爱,也表达了对菊和牡丹的鄙夷。
C.【丙】文中人们因为仰慕贤者,所以大多会在庭院种上竹子。
D.【乙】【丙】两文中莲和竹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是大不相同的。
6.三篇诗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甲】诗借“落红”抒发了作者的心志;【乙】文借“莲”抒发了作者的生活态度;【丙】文不仅借“竹”表达作者仰慕贤者的心志,同时还把“人对于竹的作用”和“用贤者对于贤者的作用”进行比较,表达了作者希望统治者的愿望。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xiū qì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②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③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