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7140字。
威海市2025年初中学业考试
语文
1. 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A 苍穹(qióng) 聪颖(yǐng) 技高一筹(chóu) 势不可当(dāng)
B. 嘹亮(liáo) 豁亮(huò) 万象更新(xiàng) 以身做则(zuò)
C. 遒劲(jìn) 恬静(tián) 神通广大(tōng) 雕梁画栋(liáng)
D. 稠密(mì) 恪守(kè) 持之以桓(héng) 天伦之乐(lún)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
B.以身做则——以身作则;
C.遒劲(jìn)——jìng;
D.持之以桓——持之以恒;
故选A。
2. 请根据提示,将下列能表达出丰富情感的诗句补充完整。
①茅檐长扫净无苔,_______________。(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其一)》)
②胜日寻芳泗水滨,_______________。(朱熹《春日》)
③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④今日听君歌一曲,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⑤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⑦_____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
⑧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答案】 ①. 花木成畦手自栽 ②. 无边光景一时新 ③. 百般红紫斗芳菲 ④. 暂凭杯酒长精神 ⑤. 几处早莺争暖树 ⑥. 稻花香里说丰年 ⑦. 山气日夕佳 ⑧. 山光悦鸟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畦、栽、紫、芳菲、暂凭、莺、稻”等字词容易写错。
3. 学校开展整本书阅读探究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阅读《艾青诗选》前,我们可以从作者简介、创作背景、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全面了解整本书。
(2)【任务二】阅读鲁迅的《朝花夕拾》后,请将《范爱农》与《阿长与<山海经>》(或《藤野先生》)放在一起研读其共同点。要求设定探究专题,并结合内容进行解析。
【答案】(1) ①. 主要意象 ②. 核心主题 ③. 艺术特色、地位(评价)与影响、名篇推荐等
(2)示例1:凡人不凡(小人物大力量)。阿长与范爱农都是社会底层小人物,均对鲁迅产生了较大影响。阿长用质朴、善良弥补了鲁迅童年的遗憾;范爱农作为普通的知识分子,他的遭遇却引发了鲁迅对当时社会的深刻反思。
示例2: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藤野先生与范爱农都是鲁迅结交的知识分子。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正直严谨;范爱农追求自由平等,充满个性。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概括。
阅读文学作品前,需从多维度搭建知识框架能更好理解作品。知晓艾青生平(如留学经历、革命文艺活动 ),可理解其诗歌中对民族、自由的追求来源。不同时代背景(抗战、新中国建设 )塑造诗歌主题,如抗战时《向太阳》借太阳象征希望,了解背景能懂文字背后的时代呐喊。梳理诗歌分类(抒情、叙事 )、核心意象(土地、太阳 ),阅读时可快速抓取表意脉络 。故还可从主要意象(艾青诗中土地、太阳等意象的内涵 )、核心主题(对土地的忧郁、对太阳的礼赞 )、艺术特色(自由体形式、绘画美风格 )等角度深入,这些维度能帮读者从内容、主题、艺术价值全方面理解诗集。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分析。聚焦名著人物比较阅读,需挖掘不同人物(或同类人物 )在身份、影响、精神特质等方面的共性,通过“人物身份——对鲁迅的影响——人物精神/时代意义”的逻辑展开分析。
示例1:底层微光——小人物的时代印记。阿长是鲁迅童年的保姆,范爱农是民国初年的落魄知识分子,皆身处社会底层。阿长虽目不识丁、规矩繁琐,却用“买《山海经》”的质朴善意,点亮鲁迅童年对“爱与温暖”的感知;范爱农怀抱救国理想,却在时代浪潮中屡屡碰壁,他的愤懑与死亡,如同一面镜子,照出旧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引发鲁迅对社会变革的深刻叩问。平凡的他们,以各自的方式,成为鲁迅生命与思想的“催化剂”,让《朝花夕拾》的怀旧里,藏着对底层小人物命运的凝视与时代反思。
示例2:文人镜像——两种知识分子的对照。藤野先生与范爱农,是鲁迅在不同时空遇见的知识分子。藤野先生作为日本学者,抛开民族隔阂,以严谨治学、公正无私的态度,给予鲁迅学术与精神的双重滋养,是超越偏见的“理想文人”;范爱农是中国旧时代文人,带着棱角与挣扎,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因个性与环境的冲突遍体鳞伤。 一个是照亮鲁迅异国求学路的“灯塔”,一个是折射国内文人困境的“棱镜”,二人并读,尽显鲁迅对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多元洞察,也藏着新旧文化碰撞下的时代阵痛。
4. 下列括号中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各地旅游专列相继开通,“大河之南”号、“齐鲁之星”号、“赣闽风华”号等旅游列车一票难求。(该句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
B. 这些历史经验表明,正因为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特性,中国音乐才生机勃勃。(“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生机勃勃”的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C. 文化强国之“强”最终要体现在人民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文化修养上。(画线部分在此句中的句子成分是宾语)
D. 中小学科学教育是培养未来创新人才、应对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基石。(该句有语病)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综合。
A.根据原句“各地旅游专列相继开通,‘大河之南’号、‘齐鲁之星’号、‘赣闽风华’号等旅游列车一票难求”可知,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用顿号分隔。比如:提到多个带引号的专属名称(如书名、特定称谓),并列时用顿号衔接,符合标点规范;
B.根据原句“这些历史经验表明,正因为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特性,中国音乐才生机勃勃”可知“开放包容”是并列短语,“与时俱进”是偏正短语,“生机勃勃”是主谓短语;
C.根据原句“文化强国之“强”最终要体现在人民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文化修养上”可知句子主干是“‘强’体现在……上”,“在……上”是补语标志,所以“人民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文化修养上”是补语,并非宾语;
D.根据原句“中小学科学教育是培养未来创新人才、应对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基石”可知句子主干“科学教育是基石”,“培养未来创新人才、应对全球科技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