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10880字。
广东省韶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借景”两字第一次出现是在明代计成的论著《园冶》里,其中专辟一章提到“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作为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的主要理景手法,“借景”就是“借宜造景”及“借因造景”,就是指凭藉什么来造景。具体而言就是因借用地之先宜和人文之宜来创造情景交融的园林之景。
中国风景园林设计“借景”手法理景首先考虑的是用地的现状自然环境条件,这是科学性的一面;同时把人文属性当作一个重要的理景内容,最终的目的是将人的社会美融入自然美,最后创作出风景园林艺术美,建设“适宜的人居环境”。
中国风景园林设计“借景”理法主要包括三个基本理论。其中“借景随机”中的“机”指“时机”,特指包含时间因素的理景要素。这些要素虽然是客观中普遍存在的,但是又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借此而生之景,会令人常看常新,百看而不厌。正是由于这点,中国风景园林创作中具有鲜明的时间追求,非常注重“机”的把握。虽然园林中的景象多包含画意诗情,这是园主有意而为之,通过它来表达一定的情志的。但由于园林景物的时间要素,使其变化更加多样。如杭州的“平湖秋月”“雷锋夕照”“断桥残雪”,扬州的“四桥烟雨”,都是只有在特定的季节、时间和特定的气候条件下,才是充分发挥其感染力的最佳状态。这些主题意境最佳状态的出现,从时间来说虽然短暂,但受到千秋赞赏。
第二,“借景无由,触情俱是”指造园要以感情、情意为指导、为目的。园林景物要能够以情动人,达到“对内足以抒己,对外足以感人”。这个理景原则是中国传统艺术创作和审美意识的产物。它不是不注重形式,不关心形式,不关心形式美,而是超越形式,追求一种“心与物,情与景”的“物我交融”的审美境界。要求赋予景物以人的理想和情感,以情驭景,使之具有情景交融、感人的艺术效果。这就要求创作者有对景物对象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更巧妙的表现,能够脱其形而又能达其理。中国风景园林设计凭借“借景无由,触情俱是”的标准与条件有目的的筛选经营景物,以创造能动人心弦,引人遐思并富含人文之“韵”的艺术化景物。
第三,计成在《园冶》开篇“兴造论”中总结了“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具体来说就是“借宜造景”。这其中最关键的是“宜”,因借的目标就是体现“宜”。《园冶》提到:“宜亭斯亭,宜榭斯榭,不妨偏径,顿置婉转,斯谓‘精而合宜’者也。”在适宜的地方设置亭,在适宜的地方设置榭,因地制宜。郑元勋《园冶•题词》中又说到“弄堂奈何?简文之贵也,则华林;季伦之富也,则金谷;仲子之贫也,则止于陵片畦;此人之有异宜,贵贱贫富,勿容倒置者也。”从这段话中,可以很清楚看出“异宜”指用地环境间的差异。差异本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创造园林艺术特色的依据之一,所以设计者要根据客观条件从主观方面加以营建,这便是“合宜”。
中国风景园林理景的三个核心理论反映出“有定法无定式”“一法多式”的主要特色。“法”为带规范型的意匠或手法。“式”是样式。“式”乃由“法”而定。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着相对固定的主题、意境。但在实际应用中强调因地、因人制宜。同样的内容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产生“一法多式”的变化,表现出很强的灵活性与通用性。这也是中国风景园林设计“借景”理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
中国风景园林的“借景”理法本着《园冶》所提出的“善于用因”“从心不从法”的创作原则,充分反映出了中国人传统的古老智慧“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和文化总纲。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把人同宇宙世界看作是一个整体,共同遵循一个客观规律。应该说“借景”理法无论是对古今中外的风景园林设计都是适用的。从现在的角度来看,也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的。
(摘编自薛晓飞《论中国风景园林设计“借景”理法》)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风景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指导下以宜居为目的的实践成果。
B.园林设计应发掘用地中积极的人文因素,选取相宜形式以备造景之需,营造形式和人文相和谐的风景。
C.在“天人合一”观的主导下,传统风景园林艺术重文化轻自然,这体现了传统风景园林的核心价值。
D.文章对中国风景园林设计“借景”理法的概念内涵、基本理论、主要特色与文化底蕴进行了阐述论证。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风景园林设计既强调因地制宜,也强调通过改造环境造就写意园林景观,肯定了人的积极作用。
B.因为园林创作者对景物对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更巧妙的表现,因而能营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C.“借景”理法在一定的主题下有很大的创作自由度,“一法多式”,既可保持传统的特色又有所创新。
D.中国风景园林设计“借景”理法始终贯穿“天人合一”的思想,这无疑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的。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的做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夏天在苏州网师园看松读画轩中欣赏罗汉松、黑松等百年古松。
B.扬州个园“冬山”中以白矾石作冰裂纹铺地,并植腊梅、天竹。
C.苏州拙政园“海棠春坞”庭中,可观赏海棠数株、榆树一棵。
D.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东岸傍晚时分最佳的观赏地点是“夕佳楼”。
4.目前西方世界风景园林建设流行的“千层饼”法,认为应将景观作为一个包括地质、地形、水文、土地利用、植物、野生动物和气候等决定性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体来看待,强调了景观规划应该遵从自然固有的价值和自然过程的生态主义规划方法。请结合文中的相关内容,对该观点做简要评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春风染绿红山下
艾平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地处丘陵草原,①春季风大干燥,夏季多雨高温,适合种植沙参、黄芪、防风、桔梗等中草药。这里有个西沟村,出了个机械公司,已经成为国内中草药种植机械产业脱贫的领衔企业。
公司的老板叫郝彦波。三十六七岁,个子不高,身子略显单薄,两只不大的眼睛炯炯有神。
说起扶贫的事情,他说没别的,就靠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