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25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6630字。
天津市2025年中考语文试题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1题,共29分。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
(一)积累与运用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热忱(chén) 婆娑(suō) 锲而不舍(qì )
B.锃亮(zèng) 憔悴(jiāo) 根深蒂固(dì)
C.遁形(dùn) 恪守(kè) 无可奈何(nài)
D.蜷伏(juǎn ) 褶皱(zhě) 抑扬顿挫(cuò)
【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A.有误,“锲而不舍”的“锲”应读“qiè”。
B.有误,“憔悴”的“憔”应读“qiáo”。
C.正确。
D.有误,“蜷伏”的“蜷”应读“quán”。
故选:C。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从“国潮”火爆盛行,到“国服” 风尚,年轻一代对中华民族灿烂文明愈加 ,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愈加自觉,民族自豪感显著 。正是因为有着坚定的文化自信,中国青年才有了拥抱世界的信心,也有了一份胜不骄、败不馁的从容。
A.引发 赞同 增强 B.引领 认同 增强
C.引发 认同 增加 D.引领 赞同 增加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解答】引发:引起;触发。引领:引导;带领。根据语境,应该是“引领”风尚。
赞同:赞许,认同。认同:认可;承认。根据语境,“年轻一代对中华民族灿烂文明愈加”应该是“认同”。
增强:增进;加强。增加: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多。根据语境,应该是“民族自豪感显著”“增强”。
故选:B。
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虚拟数字人是通过数字技术创造的、具有人类特征的数字化形象。②它有属于自己的外貌和性格。③随着计算机图形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数字人的逼真程度和智能水平得到了极大增长。④如今,虚拟数字人已被广泛应用于娱乐、教育、医疗等领域。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BD.正确。
C.有误,第③句“随着计算机图形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数字人的逼真程度和智能水平得到了极大增长”,“增长”与“逼真程度和智能水平”搭配不当。“增长”通常用于形容数量、长度等方面的增加,而“逼真程度和智能水平”应该用“提高”来搭配,所以该句存在语病。
故选:C。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农历,让中国人在寒来暑往??斗转星移间,营造出中国式的诗意。唐代诗人杜牧就曾吟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样的诗句脍炙人口,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农历,承载着生活的浪漫记忆,让每一个日子都寄寓着美好的愿景??农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宝藏,让每一个日子都显示出悠长的意韵。
A. 、 :“ ; B. , :“ ,
C. , ,“ ; D. 、 ,“ ,
【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7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有7种,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句末点号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不同程度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句内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标号有10种,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号为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间隔号、着重号、连接号、专名号和分隔号。
【解答】“寒来暑往”和“斗转星移”是并列关系的词语,在句子中作状语,描述时间的变化。并列词语之间通常用顿号来分隔,所以“寒来暑往”与“斗转星移”之间应填顿号“、”。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直接引用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当引用的是完整的话时,前面需要冒号,且诗句要用引号引起来,所以“杜牧就曾吟咏”后面应填冒号和前引号“:“。
“农历,承载着生活的浪漫记忆,让每一个日子都寄寓着美好的愿景”和“农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宝藏,让每一个日子都显示出悠长的意韵”这两个句子结构相似,语义相关,是并列关系的分句,并列分句之间通常用分号来分隔,所以这两个句子之间应填分号“;”。
故选:A。
(二)诗词鉴赏
5.下面对《渔家傲.秋思》一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
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