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2025年中考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8750字。
四川省广元市2025年中考语文试题
说 明:
1.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本试卷共五个任务24个小题。
3.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答题。
4.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精神震古烁今,中国自信坚定昂扬。
任务 一 :明孔子思想 筑 文 化 根 基 (18 分 )
活动一:知孔子
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者,怀揣匡扶天下的抱负,以恢复周礼为使命,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14年(diān) 沛流离、风餐露宿、不辞辛劳。他的言行被弟子们编(zhuàn) 成《论语》,这一儒家经典大道至简、要言不烦,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孔子的一生,是求 “仁”的一生,他所 (chàng) 导的“仁”,是一种矢志不渝的信念,是一种勇往无前的精神,更是一种天地间的浩然之气。
自汉以来,历代帝王仕儒向他敬奉了无数桂冠,他被尊为“大成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军事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之一,他以仁、义、礼、智、信为基,以孝、廉、恭、俭、敏为栋,以和合、中庸、教化、六艺为梁,以《诗》《书》《礼》《易》《乐》《春秋》为椽,以忠、德、宽、恕、勇为脊, 搭建起中华民族最初的精神大厦,孕育出中华民族最早的人文思想。
韧性的生命,进取的态度,崇高的追求,无尽的乐观……孔子如一座人文精神的高山,屹立在中国历史的浩荡长风中,成为中华民族吐故纳新、绵延不绝的精神丰碑。
1. 根据拼音,在下面的田字格中规范书写正确的汉字。(3分)
diān zhuàn chàng
(1) 沛 ( 2 ) 编 (3) 导
2.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正确的读音。(3分)
( 1 ) 冠 ( ) ( 2 ) 脊 ( ) ( 3 ) 崇 (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3 分 )
A.《论语》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原因,是因为它大道至简、要言不烦。
B.孔子所求的“仁”,是一种矢志不渝的信念。
C.孔子卓越的思想,被后世尊为“大成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D.当孔子用韧性的生命、进取的态度乐观面对时,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
4.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这句话的主干是“孔子带领弟子们”。
B.“椽”读“chuán”, 在这里作形容词,用来形容放在檩上架着瓦的木条。
C.“四书五经”中的“五经”是指《诗》《书》《礼》《乐》《春秋》。
D.“跨越时空”是动宾短语,“吐故纳新”是并列短语,“人文精神”是偏正短语。
活动二:承理念
①回溯2500年的漫长时光,“有教无类”教育思想闪耀着璀璨光芒。孔子以“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的果敢,打破学在官府的森严壁垒,让竹简的墨香飘入平民茅舍。他以超越贫富、地域与禀赋差异的博大胸襟,开创了平民教育的先河,开辟了人才流动的通道。
②跨越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焕发着蓬勃生机。今天,国家通过立法,坚定兑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庄严承诺。全面普及义务教育,保障适龄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让所有孩子都有学上;全面实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战略,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高品质教育;积极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提高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③奔向教育现代化的崭新征程,“有教无类”教育思想指引着前行方向。 , ; , ;能力培养上, 。传统智慧与现代理念的深度融合,创造出独具中国 特色的教育新样态。
④白驹过隙,时光荏苒。从杏坛讲学的孔子,到万千深耕教育的工作者,他们在追寻教育质量与公平的道路上砥砺求索、不辍前行。相信在“有教无类”思想的引领下,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劲动力。
5. 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第①段以孔子开创平民教育先河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
B.第②段从三个方面论证了“‘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焕发着蓬勃生机”这一论点。
C.第④段运用了道理论证与对比论证的方法。
D.上述文段采用了先分后总的论证结构。
6.在第③段横线处填入以下句子,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