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5880字。
河南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小水滴滔滔正在黄河河南段旅行,请你以志愿者小豫的身份,为其助力。
1.滔滔在写旅行笔记时遇到了一些问题,请帮忙解决。(共9分)
游豫记(一)
我是黄河的一滴水,出潼关,入河南,在三门峡的①(崖 涯)壁间撒欢儿,在小浪底水库看蓝天白云、鱼跃鸟鸣。突然,一声②(哄 轰)鸣,我被抛向空中,又被急流裹挟而下。哦,原来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在调水调沙呢,黄河安澜,可少不了它的功劳。
(1)请根据语境,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字,并工整书写。(2分)
(2)画波浪线的句子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游豫记(二)
今天真是开眼了!高科技已让黄河变得“_______”(A.耳聪目明 B.见多识广)。河岸35米高空的“天眼”,能清楚看到2.5千米远的厘米级物体;河边的自计水尺,每6分钟就会自动上报一次水位;坝岸下的传感器,一旦监测到坝体隐患就会立即报警。它们构建的“天、地、河”一体化信息感知网,给黄河沿岸人民带来了稳稳的幸福。
(3)滔滔不知道画横线处用哪个成语贴切。请根据成语的意思,结合语境,从括号中为其推荐一个,并简要说明理由。(5分)
耳聪目明:听觉和视觉都很灵敏。形容头脑清醒,感觉灵敏。
见多识广:见过的事情多,知识面广。
——《新华成语词典》
【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分析。
①崖壁:山崖的陡立面。
②轰鸣:指机器、马达等持续发出巨大轰隆声的现象。
(2)本题考查病句修改。“看蓝天白云、鱼跃鸟鸣”属于搭配不当,可以改为“看蓝天、白云、鱼跃,听鸟鸣”。
(3)本题考查词语分析。选A“耳聪目明”。理由:文中“天眼”能看清远处物体、水尺自动上报水位、传感器监测隐患报警,这些高科技设备体现的是对黄河环境的敏锐感知能力,如同“听觉和视觉灵敏”,与“耳聪目明”形容感觉灵敏的意思契合;而“见多识广”侧重见过的事物多,与语境中设备的感知功能不匹配。
【解答】答案:
(1)①崖
②轰
(2)把“看蓝天白云、鱼跃鸟鸣”改为“看蓝天、白云、鱼跃,听鸟鸣”。
(3)A。理由:文中描述的“天眼”能清楚看到远处物体、自计水尺能自动上报水位、传感器能监测坝体隐患并报警等高科技手段,主要体现的是黄河通过这些高科技设备在感知方面很灵敏,就像听觉和视觉灵敏一样,而“见多识广”侧重于见过的事情多、知识面广,与语境不符,所以用“耳聪目明”更贴切。
2.滔滔到郑州时,给你发来一则求助信息,请根据地图给出回复。注意路线合理、表述准确、语言得体,80字左右。(5分)
小豫,你好!我来到郑州,经由提水泵站进入了贾鲁河,听到人们说着规划中的“郑州港”,讨论着河南“通江达海”的新机遇。我也想去看看长江,然后顺道去东海,欣赏日出。你能告诉我怎么走吗?
【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解答时,开头应有称呼,然后介绍路线。要先点明从贾鲁河出发,按“贾鲁河——沙颍河——长江——东海”水系顺序,简洁说清路线。语言要口语化、得体,还要注意字数要求。
【解答】答案:
示例:滔滔,你从贾鲁河出发,顺流而下,经沙颍河进入江淮运河,再沿淮河运河到长江,一路东流,入东海看日出。
3.河南之旅即将结束,滔滔想写一段文字告别河南的朋友,请运用积累的古诗文,帮其完成。(8分)
时间过得真快啊!正如孔子所说,“①,②”(《〈论语〉十二章》),不知不觉,我的河南之旅就要结束了。我会记得黄河湿地公园里“③,④”(曹操《观沧海》),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记得皓月照耀下的北龙湖“⑤,⑥”(范仲淹《岳阳楼记》),尽显动静变幻之美……这一路,我欣喜地看到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取得的成果,感谢你们的付出。我要继续前行了,亲爱的朋友们,距离虽远,友情常在,正所谓“⑦,⑧”(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我会在远方想你们的。
【分析】本题考查诗句默写。
【解答】答案:
①逝者如斯夫(注意“逝”“斯”的书写)
②不舍昼夜
③树木丛生(注意“丛”的书写)
④百草丰茂(注意“茂”的书写)
⑤浮光跃金(注意“跃”的书写)
⑥静影沉璧(注意“壁”的书写)
⑦海内存知己
⑧天涯若比邻(注意“涯”“邻”的书写)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4~7题。(共17分)
日 规①
西南联大新校舍对面是北院,北院是理学院区,院区有条土路,路边开着一大片剑兰。开得那样旺盛,那样水灵!可是,许看不许摸!这是化学系主任、国际知名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