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高一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18题,约7350字。
静安区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高一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 本场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2. 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3. 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 积累应用 8分
1. 按要求填空。(4分)
(1)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__________,__________,愿为小相焉。”(《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 使负栋之柱,__________;__________,多于机上之工女。((唐)杜牧《阿房宫赋》)
2. 按要求选择。(4分)
(1) 下列对古汉语词义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鼓瑟希〕弹奏瑟的声音(渐渐)稀疏,演奏接近尾声。希,同“稀”,稀疏。
B. 〔刑于寡妻〕给自己妻子做榜样。刑,同“型”,榜样,此处为动词,做榜样。
C.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外交使者往来,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共,同“供”。
D. 〔大礼不辞小让〕行大礼时,细枝末节处不必推辞谦让。辞,推辞;让,礼让。
(2)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2分)
当下,许多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品可以帮助人们快速阅读完一本书。人工智能是如 何“阅读”的呢?________从技术层面上看,人工智能并没有成为主体。
①人工智能好像有意识地通过具体算法操作,帮助我们快速阅读作品
②仅仅具有意识现象和意识行为
③就会出现内容的提炼、书籍大纲目录的显示、核心内容的摘要摘录等
④当我们将一个作品上传至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品
⑤然而事实上,目前的人工智能产品并不具有“自我意识”
A. ④③①⑤② B. ①⑤②③④
C. ①②⑤④③ D. ④③⑤②①
二 阅读 52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3-6题。(14分)
“人设”:视觉时代创作新手法
李皓颖
①中文语境中的“人物设定”一词已经在文学、游戏、动漫等创作领域广泛应用。自古以来,人们就习惯性地将外貌、穿着等视觉特征与个人的性格和内心世界联系在一起。传统小说中也经常通过外貌描写,来向读者直观地传递关于人物的身份、个性等信息。在当下,这一现象被放大并系统化,图像成为构建人物的重要工具。
②“人设”的直接源头是日文,这一词语和日本ACG文化工业有着密切的关系。ACG是Animation(卡通动画)、Comics(漫画)、Game(游戏)的合并简称。在ACG产业中,人物设定图往往是吸引观众的第一要素。角色的发型、服饰、眼神等细节都在第一时间向观众展示了其性格特征和身份定位。这样的设定使得观众可以迅速识别角色,理解其性格乃至可能的叙事脉络。相比之下,文字的外貌描写过于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