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2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8780字。
扬州市202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计19题[包含单项选择题第1(3)题、第4题]。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在试卷第一面的右下角填写好座位号。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劳动,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让我们一起开启“劳动”主题学习之旅吧。
一、积累运用(27分)
【劳动铸就辉煌】
1. 结合语境,完成小题。
大运河与扬州【甲】______________,有讲不完的故事、叙不完的情缘。扬州是中国大运河原点城市,是中国大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有着“运河长子”之美誉。长江与运河的交汇,赋予扬州厚重的底韵,也带给扬州蓬勃的生机。你看:这里有风光秀丽的瘦西湖,布局精巧的个园;这里有兴味悠长的扬州弹词,【乙】扬州的玉雕精美绝伦;这里还有备受瞩目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高效智能的运河城市算力平台……悠悠运河陪伴勤劳的扬州人民走过2500多年,共同铸就扬州的辉煌。
(1)给加点字注音:瞩目( )
(2)画波浪线的“底韵”中的“韵”应改为“______________”。
(3)填入【甲】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肝胆相照 B. 息息相关 C. 相知恨晚 D. 同舟共济
(4)【乙】处画横线句形式与语境不协调,改为:______________。
【答案】(1)zhǔ (2)蕴 (3)B
(4)精美绝伦的扬州玉雕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瞩目:zhǔ mù,把视线集中到一点上。注视、注目。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底韵——底蕴。意思是功底;(文化、知识、经验等的)积累沉淀。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肝胆相照:指以真心相见,比喻真心诚意、以真心相见、互相坦诚交往共事。该成语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坦诚合作的关系;
B.息息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C.相知恨晚:形容新交的朋友十分投合,只恨相见得太晚。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D.同舟共济:本意是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该成语侧重于强调在面对困难时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应对;
结合“扬州是中国大运河原点城市,是中国大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有着‘运河长子’之美誉”可知,大运河与扬州的故事和情缘很多,二者关系密切,应用“息息相关”;
故选B。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句式理解。
【乙】处原句“扬州的玉雕精美绝伦”与前文“兴味悠长的扬州弹词”在句式上不一致,前文句式为“……的扬州……”,为了保持句式协调,可将“扬州的玉雕精美绝伦”改为“精美绝伦的扬州玉雕”。
【劳动滋养人生】
2. 在空格处填写相应名句。
劳动赋能 古诗文名句 出处
树立志向 三军可夺帅也,(1)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二章》
涵养品德 静以修身,(2)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
感受美好 (3)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确立自信 长风破浪会有时,(4)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丰富体验 莫听穿林打叶声,(5)________________。 苏轼《定风波》
引发哲思 山重水复疑无路,(6)_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我们有幸生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要志存高远,“(7)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在实干中奋勇前行。(杜甫《望岳》)
【答案】 ①. 匹夫不可夺志也 ②. 俭以养德 ③. 大漠孤烟直 ④.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⑤. 何妨吟啸且徐行 ⑥.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⑦. 会当凌绝顶 ⑧. 一览众山小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俭、德、漠、孤、海、啸、柳、凌、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