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5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4190字。
上海市2025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3分。
1.默写与运用。
(1) 造化钟神秀,______。
(2) 山气日夕佳,______。
(3) 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4) 小申同学在阅读时明白,作为当代的中国青年需要心怀家国,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目标,正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那样“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2.读完两则新闻报道后,小申所在的语文小组对这一新闻事件展开深入探究,了解相关知识,追溯子弹库帛书自出土以来的历史流转脉络,剖析其流失海外的历史背景与回归意义,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任务。
(1) 为了了解“子弹库帛书”的主题,下面最适合的资料是 ______
A.文物修复的实用技巧
B.古籍图本解析
C.文物见闻所记
D.子弹库帛书研究者的生平
(2) 小申查阅了相关资料,下列对子弹库帛书流转和回归过程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①一举美国人以照相为由,向蔡季襄强得楚帛书,后托人将它带到了美国。
②子弹库的这件帛书是前所未有的新奇宝贝。很快,它成了蔡季襄的藏品。
③在长沙城东南郊子弹库,四个盗墓者打开一座战国古墓,发现了楚帛书。
④5月18日3时55分,子弹库伯书终于回归
A.②④①③
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
D.③②①④
(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完成归纳。
小申为了了解“帛”与古代文体的关系,查阅了《经典常谈》中的《说文解字??第一》,读到原文中写道:“‘帛,增也。从巾白声。凡帛之屬皆从帛。’许慎认为‘帛’是形声字,从中旁,表其与丝织品相关;白声,古音在五部。“增’在古代也是丝织品的意思,因而‘帛’本义指丝织品的总称,竹木简、帛、纸,都容易坏,汉以前的,已经荡然无存了。”
在古代,帛不仅作为一种贵重的织物,还常被用于书写,有了“帛书”一说,像子弹库帛书便是书写在帛上的珍贵古籍。然而同时同小组的同学又了解到,其实在商周时期就有关于“帛”的记载:“帛,今之壁色增也。诸侯世子执練,公之孤执玄,附庸之君执黄。”这似乎与《经典常谈》中的描述不符。
后来大家了解到,《经典常谈》一书写于 1938年至1942年间(抗日战争时期),曾经有一位学者这样说:“我从未有过丝毫自满,在研究领域,我始终坚定地认为,必须得到准确无误的结论。这一追求,驱使我不断前行,研究之路,永无止境。”原来,朱自清先生的描述也并非完全正确。
请写出在小申的探究过程中你得到启发与感悟:(要求:每点不超过20字)
① ______
② ______
③ ______
(4) 小申写了首诗表达对子弹库帛书回归的心情,他对初稿进行了修改,请说明小申做出这样修改的原因。
归来(原稿)
曾经你在幽暗的山顶哭泣,
我于历史的幽径中找寻,
在泛黄岁月的黯淡光影里,
我在等风也等你。 如今你跨越重洋归来,
带着岁月斑驳的痕迹,
我在浪潮中澎湃难平。
在曙光初照的温暖怀抱中,
我热泪盈眶终于等到你。
归来(修改稿)
曾经,你在异国蒙尘,
在幽暗的山顶哭泣,
我于历史的幽径中找寻,
在泛黄岁月的黯淡光影里,
满心怅惘,盼你昭和。
等风也等你。 如今,你跨越重洋归来,
带着岁月斑驳的痕迹,
我在浪潮中澎湃难平。
在曙光初照的温暖怀抱中,
热泪盈眶,迎你归根,
终于等到你。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5分。
3.阅读下列文章,完成问题。
春江水暖鸭先知
①福广老汉看着那两只多出来的麻鸭有点别扭。麻鸭是儿子陈玉禾带回来的,儿子在县农委上班,最近在搞农业项目试点申报,忙得好久没回家了。前几天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