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7750字。
山东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6 分)
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来临之际,学校拟举行多种纪念活动,请你和同学们参与主题展板审校完善、话剧筹演等任务。
任务一:“ming 记历史??面向未来”主题展板文字审校
1.依次为展板文段括号处选择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不卑不吭 铸就 雕琢 余音绕梁
B.不屈不挠 铸造 镌刻 余音绕梁
C.不卑不亢 铸造 雕琢 气吞山河
D.不屈不挠 铸就 镌刻 气吞山河
2.请将展板标题“ming记历史??面向未来”中缺少的字根据拼音补充出来,并将八个汉字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 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处:“不卑不亢”的意思是指不卑下也不高傲,形容态度言语有分寸;“不屈不挠”的意思是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根据语境可知,这里形容中华儿女在侵略者面前不屈服,顽强斗争,应选用“不屈不挠”。
第二处:“铸就”的意思是指通过某种方式创造、塑造、建设、形成某种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的事物或人物。常常用于形容某些伟大的成就、功绩、历史、文化等方面所带来的影响和贡献,“铸造”的意思是指将固态金属熔化为液态倒入特定形状的铸型,待其凝固成形的加工方式。根据语境可知,应选用“铸就”。
第三处:“雕琢”的意思是指过分地修饰(文字、语言),对某事物修改使其更为完善;“镌刻”的意思是把铭文刻在某种坚硬物质上或石头上。根据语境可知,应选用“镌刻”。
第四处:“余音绕梁”的意思是比喻歌声或音乐优美,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气吞山河”的意思是形容气势或气魄极其宏大,仿佛能吞没高山和大河。根据语境可知,应选用“气吞山河”。
故选:D。
(2)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和汉字书写能力。
“míng记”应写作“铭记”。
将“铭记历史面向未来”把个汉字依次写入方格中即可。
(3)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
该句成分残缺,应改为:我们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仪式。
【解答】答案:
(1)D
(2)铭记历史 面向未来
(3)我们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仪式。
任务二:“百年奋斗??换了人间”主题展板文稿完善
4.整理展板文字时,你发现部分内容语序错乱。填入横线处的内容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百年奋斗,换了人间”,伟大的中国人民正是这部奋斗史的谱写者, 每一轮科技攻关、每一次勇攀高峰的背后,是逐梦的中国奋斗者。
①每一颗螺栓、 每一个铆钉的背后,是大写的中国劳动者;
②他们在田间地头耕耘,在工厂车间值守,在社区街头忙碌,在学校、科研机构劳作不息。
③同样,从AI大模型到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
④从无人化生产车间到火星车、月球车,
A.③①②④ B.②③①④ C.④①③② D.②④①③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