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北斗星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2330字。
浙江省北斗星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 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段义孚在《逃避主义》中提出了“中间景观”概念,用以描述介于人造大都市与大自然两端间 的人类栖息地。依我之见,所谓“中间景观”,亦可理解为悬浮于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间的中介化 所在,是一种新的城乡交流之所。中间景观展现的是传播作为一种中介过程,可起到连接城乡、重 新界定城乡关系与连接方式的作用。作为新的传播方式,短视频为“中间景观”的生产提供了新的 技术支持。在短视频中,经过媒介技术加工后的乡村田园,是一处寄寓都市田园梦的“中间景观 ”, 或者说“中介化景观”。
模仿和想象构成了短视频中间景观的创意基础,它们使真实的乡村与展演的乡村实现一种文化接合。模仿和想象的前提仍是在地域化和个性化。不同于早期李子柒式的田园牧歌,新一批返乡创作者更注重展现“比较真实的自己”和“比较真实的农村状态”。换言之,原生态的乡村展演以寻找文化的“原真性”为宗旨,但由于现代社会的“仿真”早已取代了原真性,致使美学意义上的原真性只能存在于乌托邦中。媒介技术以“仿真”的方式制造着“原真性”的视听体验:在短视频中,“山竹师兄”还原了大山里天然食材被撕咬和咀嚼时的清脆声响;“小江农社”复现了农家自养的家禽家畜、自建的土坯房和牛棚;“农村利儿”展演了黑黢黢的乡下厨房、手工制作的烟熏肉和腊肠。媒介化的乡村乌托邦之所以充满魅力,源于一种空间上的杂糅,即离城返乡的具身实践空间、短视频的视觉展演空间以及基于短视频的城乡互动空间之间的融合。短视频中的乡村生活世界不仅满足了都市群体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想象,也引发了人们对乡下老家的怀旧与乡愁情绪,城乡之间由此建立起特殊的情感连接。
(摘编自张杰《上载乡村生活:作为中间景观的短视频实践》)
材料二:
如果说媒体怀旧是通过“中介化过去”来修复社会记忆,那么短视频乡愁表达则通过“中介化 当下”来完成“乡”的意义展演。与传统乡愁影视极力打造的美好旧时光不同,短视频所构建的是 一种向往的乌托邦。短视频以数字化手段,在沿用与缅怀旧媒介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模拟与效仿的方式来复刻经典的事物或难以忘怀的瞬间,制造出人工化、标准化、理想化的怀旧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 在短视频实践中,地域化和个性化是模仿和想象的前提,真实的乡村和展演的乡村实现一种 文化接合则是模仿和想象的结果。
B. 离城返乡的具身实践空间、短视频的视觉展演空间和基于短视频的城乡互动空间的杂糅,使得媒介化的乡村乌托邦充满魅力。
C. “拟态型乡愁”最大特点是使抽象的情感表达在技术中介下最大限度地具象化,这与旧媒介所表达出来的抽象乡愁完全不同。
D. 作为“中间景观”的短视频生产并非简单复现过去的乡村生活世界,而是将人们对乡村的回忆、想象、向往和展演熔于一炉。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 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引的段义孚观点与作者的理解在指向上是基本一致的。
B. 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及的李子柒材料与作者要着重阐述的观点都是正向匹配的。
C. 材料一以“中介化”为理论视角,考察了短视频中乡村生活世界的双重性。
D. 材料二从短视频乡愁表达切入,重点分析了短视频实践中的两种呈现形式。
3. 下列选项所举例子,可体现“拟态型乡愁”的一项是( ) ( 3 分 )
A. 四川某小镇的茶馆内,老人们用当地方言混合三线建设时期的东北话、文革标语词汇,即兴 编创押韵的讽喻段子,内容随当日新闻变化,无固定文本。
B. 浙江绍兴某家庭自腌的梅干菜,因每年日照时长、腌制手法甚至陶缸位置不同,味道无法复 刻。女儿远嫁后,总觉得超市所售梅干菜“少了点什么”。
C. 一位闽南老人用夹杂马来语词汇的漳州话,向孙辈讲述曾祖父下南洋时如何在橡胶园谋生、 如何因日军入侵被迫返乡,记忆时断时续,偶尔有错误。
D. 湖南某购物中心内搭建了一条“80年代长沙老街”,群众演员扮成卖冰棍老汉和修鞋匠, 商铺统一使用粮票风格的菜单,所有菜品由中央厨房预制。
4. 根据材料二,概括运用短视频呈现乡愁的形式。(4分)
5. 有人说,短视频中的乡村生活世界实际上是一个融合性的世界。结合材料相关内容,谈谈你对此 的理解。(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 (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一条忧心忡忡的蛇
非鱼
院子里透出古意。墙角有青苔层叠,绿了又黄, 一架紫藤茂盛得无边无际,遮蔽出一大片浓荫。
老的太师椅,老的人,老的猫。太师椅在房门前,老人在太师椅上,猫在老人的脚下。一整天,院子里像一幅静物写生,少声音,不流动,甚至空气也是凝滞的。
临近傍晚的时候,一条蛇溜了出来,成为这个院子里少见的客人。这条蛇拇指粗细,青白的身 体,有暗的纹络。
蛇抬起头四下里看看,看到了打盹的老人和猫。老人并没有发现这条小蛇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