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5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9070字。
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5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非遗博物馆,顾名思义,是收藏、展示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是为公众提供非遗知识、非遗教育和欣赏非遗的场所。
②收藏是它首要的工作。收藏即保存,就是要收集与保护各地区珍贵的非遗,以见证历史,赓续文明。然而,非遗不同于其他类别的遗产,它是地方性的文化;是一个个地方独有的文化存在,一个个文化个体。对于每一个非遗个体,非遗博物馆都要整体保存。博物馆要充分地收集信息,完整地保存信息,而且要科学地展示和呈现信息。所谓科学,就是要严格符合非遗的特点与规律。这是非遗博物馆必须做到的。
③非遗的性质决定了非遗博物馆的藏品与传统的博物馆有所不同,它的藏品分两部分,既有非物质性的部分,如口传内容、习俗、演艺、技能、知识等,这是非遗的主体;也有物质性(物态)的部分,如相关工具、器物、工艺作品、文化场所等,这是非遗的载体,具有见证意义。对于博物馆来说,两部分犹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同等重要,不可偏倚。
④非遗博物馆物质性藏品的收藏有自己的特别之处。比如:藏品必须有一定的年代感,必须有历史记忆,有地域特点,有该非遗项目独有的特征,有代表性,而且不能是仿制品。藏品的古老直接体现非遗历史的久远。博物馆的藏品不以材质论价值,主要看其历史和文化价值的高低,倘是极其珍罕,甚至世上唯一,即是“镇馆之宝”。
⑤非遗是一种地域文化,地域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征。地域特点是一个地方的文化优势。因而,非遗被它的产生地视作自己文化的代表、象征,甚至是一种标志。世界上非遗博物馆大多建在非遗的所在地,以彰显自己独有的文化。
⑥一个地方——小到一个村落、一个乡镇,大到一个城市、地区、国家和民族,都有一些不同类别的非遗:或是民俗,或是民艺,抑或是地方戏,也可以是带着乡音的民歌,或者以自己的乡土材料和家传技艺制作的生活器物……它们最能体现这块土地独有的精神个性、人文气质和审美偏爱。一个地方的地域特色往往不表现在精英文化上,而表现在民间文化中。比如绍兴文化的特色并不直接表现在鲁迅身上,而鲜明地表现在绍剧、梁祝传说、黄酒和水乡社戏上。如果一个地方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得不好,大多消失了,就会使这个地方的文化形象变得模糊。所以非遗博物馆不但要保存好非遗,还要充分展示自己的地域特点。
⑦非遗是一种活态的遗产,一旦停止活态,非遗便会消亡。活态包括两点:一是这种非遗还在应用着,二是技艺还在传承着。活态是非遗的核心,更是非遗保护的核心,必然也是非遗博物馆展示的重要内容。
⑧技艺包括演艺技能和工艺技术,显示着传承人的才华与功力,是非遗的独特性、创造性与文化价值的主要体现。故而,在非遗博物馆里,必须突出展示非遗代代相传的技艺、全套和有序的流程、传统的仪规和法式,以及本真的器物与工具材料。展示内容必须严格、完整和真实。
⑨一般认为博物馆所展现的都是过去,非遗博物馆则不然,它还要表现非遗的现在;非遗博物馆不只是告诉人们非遗的过去,还必须展示非遗的今天,这是非遗博物馆又一个重要的特性。所谓今天,除去活态传承和传承人,还有非遗的现实状态、存在方式、时代性的转变,以及它与当代社会和当代人生活的关系。此外,非遗传承的新渠道、受众的新群体、创新的新表现,还有非遗保护的新方式等,也是要展示的内容。也就是说,要用进行时的视角观察非遗的现状,以显示传统的魅力、活力和生命力。
(摘编自冯骥才《非遗博物馆的特性》,有删改)
材料二:
①博物馆数字叙事的第二个表现就是虚拟展示空间的营造,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各类跨越地域和时间的数字博物馆正在悄然兴起,成为实体博物馆的衍生和重要补充,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一览博物馆的全貌。
②在宁波博物馆的网页上建设有一个“数字三维漫游馆”。这个数字博物馆以3D展示的方式,依据博物馆实景打造了一个虚拟展示空间。游客只需根据箭头指示点击相关按键,图像就会随之移动,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遗博物馆必须充分收集信息,完整地保存信息,并且在展示和呈现信息时,严格符合非遗的特点与规律。
B.非遗博物馆的藏品分为非物质性部分和物质性部分,虽前者是非遗的主体,后者是载体,但地位同等重要。
C.若一个地方的非遗受到合理的保护和传承,鲜活地展现在大家面前,这个地方的文化形象一定会变得鲜明。
D.数字叙事在叙事过程中更加强调人的主动参与,在未来非遗博物馆的建设中,它必将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域性是非遗的重要特征,因此在非遗所在地建馆,是非遗博物馆选址会考虑的因素。
B.要想知道绍兴独有的精神个性、人文气质和审美偏爱,前往鲁迅故居参观并没有意义。
C.非遗博物馆不仅要展现过去,还要表现现在,如非遗的现实状态、非遗受众的新群体。
D.“3D”博物馆、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能打破时空界限,为游客提供游馆的新途径。
3.根据材料一第④段,下列选项不能入选“非遗博物馆物质性藏品”的一项是( )
A.绍剧传人早年表演用的服装 B.宁式糕点使用几十年的印模
C.漆扇体验区手工制作的漆扇 D.遗址中出土的瓜棱形朱漆碗
4.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5.某地建造了一座以“螺钿”为主的非遗博物馆,现向广大群众征集陈列和布展意见,请结合材料给出三点建议。
【知识卡片】螺钿是指用螺壳与海贝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据画面需要而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的总称。螺钿的“钿”字,据《辞海》中注释,为镶嵌装饰之意。由于螺钿是一种天然之物,外观天生丽质,具有十分强烈的视觉效果,因此也是一种最常见的传统装饰艺术,被广泛应用于漆器、家具、乐器、屏风、盒匣、盆碟、木雕以及有关的工艺品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马背上的奥登
海勒根那
我叔叔奥登曾是阿鲁科尔沁最好的牧马人。
一年春天,阿鲁科尔沁刮起白毛风,好多生产队的马群都被狂风暴雪席卷跑了。好多天过去,能活下来的马倌陆续赶着马群回到故乡,却不见查干敖包马群的身影。祖父嘴上不说,心里焦急,每日去村子南边的敖包山上,跪在高高的白石堆旁,不停地给长生天磕头。第九天傍晚,祖父远远地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