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4/19 21:31:5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4 总计: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3080字。

  江苏省徐州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作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3.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国诗歌史上,作为一个理想的诗歌时代,唐代以前大都向往于建安,唐代以后则转而醉心于盛唐。盛唐气象乃是在建安风骨的基础上又发展了一步,而成为令人难忘的时代。
  然则盛唐气象之继承了建安风骨,盖为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那么盛唐时代与建安时代到底有什么共同之处呢?盛唐气象与建安风骨又有什么不同点呢?要说明这个问题,首先就必须了解建安时代乃是一个解放的时代,那是从两汉的宫廷势力之下解放出来,从沉闷的礼教束缚之下解族出来;于是文学也就有力地从贵族文学中解放出来,带着人民胜利的心情、民主要求的信念;一种自由奔驰的浪漫的气质、富于展望的朗爽的形象,这就构成建安风骨的精神实质。而唐代也正是从六朝门阀的势力下解放出来,从佛教的虚无倾向中解放出来,从软弱的偏安与长期的分裂局面下解放出来,而表现为文学从华靡的倾向中解放出来,带着更为高涨的胜利心情、更为成熟的民主信念、更为豪迈的浪漫气质、更为丰富的朗爽的歌声,出现在诗歌史上。而初唐社会上残余的门阀势力与诗歌中残余的齐梁影响,到了盛唐就一扫而尽。这一种解放的力量,也就是建安风骨真正的优良传统。而这样一种发展的力量与社会上的落后势力、保守势力能没有抵触吗?它乃冲击为绚烂的浪花,反映为复杂的歌唱,而总的则统一为人民胜利的声音,这也就是令人向往的“盛唐之音”。唐代的宏伟的力量,表现在经济上,表现在文化上;表现在边防上,也就广泛地表现在日常生活之中。这世为量如果不是人民的力量,那么是谁的力量呢?而解放了这些力量的如果不是人民自己那么灭是谁呢?这也就是蓬勃的盛唐气象的实质。然而我们有些人却以为盛唐气象必然是歌功颂德,在这里似乎也就没有看见盛唐时代中人民的力量,或者是以为盛唐时代中人民是没有力量的,那么要歌颂只能是歌颂统治力量了。关于盛唐气象的许多争辩,问题就在这里。
  建安是一个解放的时代,但也是一个艰苦的时代。这艰苦由于这时代是出现在一个兵荒马乱的废墟之上的,这艰苦又由于这时代还缺少一种保证这个解放的有效的经验,因为一切都似乎是草创的。一种荒凉高亢的歌声,所谓“惊风飘白日”“高台多悲风”,就是建安风骨的基调。而盛唐时代是出现在百年来不断上升的和平繁荣的发展中,是有了几百年来成熟了的封建社会中民主斗争的方式,它是一个进展得较为顺利的解放中的时代。一种春风得意一泻千里的展望,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大道如青天”“明月出天山”,这就是盛唐气象与建安风骨,同为解放的歌声,而又不全然相同的地方。当然,为保证并发展这一解放的高潮,就得不断地斗争,就不得不有能禁得起艰苦考验的风骨,建安风骨因此是具备在盛唐气象之中的,也是盛唐气象的骨干。没有这个骨干,盛唐气象是不可能出现的,这就是为什么陈子昂高倡风骨在诗歌史上具有那么重大的意义,也就是李白之所以赞美“建安骨”的根据。然而盛唐气象又不止于这个“骨”,它还有丰实的肌肉,而丰实的肌肉也就更为有力的说明了这个“骨”。如果建安风骨无妨以刘桢的《赠从弟》一诗为例: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悽,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这正是《诗品》所赞美的“真骨凌霜,高风跨俗”了。那么盛唐气象就是“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的大地回春的歌声。它们在本质上是一个东西,而盛唐气象却进一步显示出这个本质在生活中起了更为丰富的作用。它潜移默化,无往而不存在,因此只能说是一片气象,而非素朴的风骨所能尽了,它乃是建安风骨的更为丰富的展开。
  盛唐气象正如建安风骨,又传统的是诗歌上的一个概念。它是反映盛唐时代的,但历来人们并不把它直接作为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来理解,虽然它是反映着盛唐时代的精神面貌的。它与人民的力量受到束缚压抑的时代的诗歌有着显然不同的基调。这后者正是所谓矛盾尖锐的时代。这在长期封建社会中乃是民不聊生而又找不到出路的时候。反映在诗歌上其基调是黯淡的,仿佛在灰沉沉的天气里,一切色调都失去了光彩。而盛唐气象正如建安风骨,其基调是朗爽的,色调是鲜明的。这里,盛唐诗歌的色调则要比建安更为鲜明,其基调也更为爽朗。盛唐气象之与建安风骨,其关系正是这样的。
  (选自林庚《唐诗综论:盛唐气象》,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盛唐气象远绍建安风骨,并在其基础上又发展了一步,反映了盛唐时期的精神面貌。
  B.建安风骨蕴含着力量受到压抑的时代人民呼喊解放、渴望民主的信念,既带有自由奔放的浪漫的气质,也隐含荒凉高亢的歌声。
  C.建安风骨基调是暗淡的,色调失去光彩;盛唐气象基调是爽朗的,色调鲜明。
  D.盛唐气象实质是歌颂人民的力量、人民的胜利,从来不是对封建统治阶级的阿谀。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唐代文学摆脱华靡倾向的表现源于唐代对六朝门阀势力、佛教的虚拟倾向、软弱的偏安与长期分裂局面的摒弃。
  B.盛唐时期发展的力量与保守势力冲击而形成的“盛唐之音”既反映在李白春风得意一泻千里的展望中,又反映在经济、文化、边防等日常生活之中。
  C.盛唐气象既以建安风骨为骨干,又以丰实的肌肉反证了此“风骨”。
  D.刘桢《赠从弟》表现了素朴的风骨,与“大块假我以文章”的盛唐气象本质上并无不同。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诗句中不能体现盛唐气象的一项是(     )(3分)
  Á.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王维《少年行》
  B.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C.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D.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
  4.本文多处使用了问句,请简要说明其论证效果。(4分)
  5.请依据文本概括建安风骨与盛唐气象的异同。(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哈姆莱特(节选)
  莎士比亚
  波洛涅斯:奥菲利娅,你在这儿走走。陛下,我们就去躲起来吧。(向奥菲利娅)你拿这本书去读,他看见你这样用功,就不会疑心你为什么一个人在这儿了。人们往往用至诚的外表和虔敬的行动,掩饰一颗魔鬼般的心,这样的例子是太多了。
  国王:(旁白)啊,这句话是太真实了!它在我的良心上抽了多么重的一鞭!涂脂抹粉的娼妇的脸,还不及掩藏在虚伪的言辞后面的我的行为更丑恶。难堪的重负啊!
  波洛涅斯:我听见他来了。我们退下去吧,陛下。(国王及波洛涅斯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