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十校协作体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9240字。
江西省十校协作体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艺术批评向来注重“知人论世”,即把艺术作品的品评与艺术家的生平遭际、人格气质以及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在传统绘画批评中,这一观念也体现得十分明显。例如,清代画家石涛,他一生辗转多地,经历坎坷,其绘画作品风格独特,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石涛提出“搜尽奇峰打草稿”,他的作品中那种纵横恣肆、气势磅礴的笔墨,与他云游四方、饱览名山大川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同时,石涛所处的时代,画坛摹古之风盛行,而他却能独树一帜,大胆创新,这也与他不随波逐流的个性和敢于突破传统的精神紧密相关。
传统绘画批评还强调“以形写神”,认为绘画不仅要描绘出对象的外在形态,更重要的是传达出其内在的精神气质。顾恺之提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强调眼睛是传达人物精神的关键部位。在人物画中,画家通过对人物眼神、姿态等细节的精心描绘,来展现人物的性格、情感和气质。例如,阎立本的《步辇图》,通过对唐太宗和禄东赞等人物的生动刻画,不仅展现了人物的外貌特征,更传达出了唐太宗的威严、睿智以及禄东赞的恭敬、机敏,使观者能够感受到画面中人物的精神内涵。
此外,中国传统绘画批评注重作品的笔墨韵味。笔墨是中国绘画的重要表现手段,它不仅具有造型功能,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谢赫在“六法”中提出“骨法用笔”,强调用笔要有力度和韵律。优秀的画家能够通过笔墨的运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例如,八大山人的作品,以其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笔墨,营造出一种空灵、孤寂的意境,体现了他独特的人生态度和审美追求。
(摘编自王明明《中国传统绘画批评的特点》)
材料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绘画批评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一方面,传统的绘画批评观念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现代批评家,但同时,西方现代艺术批评理论也被广泛引入和借鉴。
在现代绘画批评中,形式分析成为一种重要的方法。形式分析注重对绘画作品的构图、色彩、线条等形式元素进行细致的分析,以揭示作品的内在结构和审美价值。例如,对于塞尚的绘画作品,批评家通过对其构图中几何形状的运用、色彩的搭配以及线条的组织等方面的分析,揭示出塞尚作品中对物体本质和空间结构的独特理解,从而为理解塞尚的艺术风格和他在现代艺术史上的地位提供了新的视角。
同时,文化批评也在现代绘画批评中占据重要地位。文化批评将绘画作品置于特定的文化语境中进行解读,探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问题。例如,对弗里达•卡罗的绘画作品的解读,批评家从她的个人经历、墨西哥的文化传统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揭示出卡罗作品中对女性身份、身体疼痛以及文化冲突等问题的深刻思考,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卡罗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此外,现代绘画批评还注重与艺术家的互动和对话。批评家不再仅仅是对作品进行单方面的评价和解读,而是与艺术家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创作意图和创作过程,从而使批评更加客观、准确。
(摘编自李华《现代绘画批评的发展与特点》)
材料三: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绘画批评与现代绘画批评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中国传统绘画批评的优秀传统为现代绘画批评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视角。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绘画批评中“知人论世”“以形写神”“注重笔墨韵味”等观念,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另一方面,现代绘画批评的多元化发展也为中国传统绘画批评的创新提供了借鉴。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现代艺术批评的方法和理论,结合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绘画批评体系。例如,在形式分析中融入中国传统绘画对笔墨韵味的追求,在文化批评中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使中国传统绘画批评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
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中国传统绘画批评与现代绘画批评之间的交流与融合。通过交流与融合,促进不同批评观念和方法之间的相互借鉴和补充,推动中国绘画批评的发展和创新。例如,在对中国当代绘画作品的批评中,我们可以既运用传统绘画批评中对作品精神内涵的把握,又结合现代绘画批评中的形式分析和文化批评方法,从而更全面、深入地评价作品的价值。
(摘编自张峰《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绘画批评的发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传统绘画批评注重“知人论世”,清代画家石涛的经历和个性对其作品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B.顾恺之认为眼睛是传达人物精神的关键部位,这一观点在阎立本的《步辇图》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C.现代绘画批评中,形式分析注重对绘画作品形式元素的分析,塞尚的作品就常被用此方法来解读。
D.中国传统绘画批评的优秀传统为现代绘画批评提供了文化底蕴,我们应摒弃西方现代艺术批评理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传统绘画批评中“以形写神”的观念只适用于人物画,在山水画、花鸟画中不适用。
B.八大山人的作品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笔墨营造出独特意境,体现了传统绘画批评对笔墨韵味的注重。
C.文化批评将绘画作品置于特定文化语境中解读,能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画家的创作意图。
D.现代绘画批评注重与艺术家互动和对话,这使得批评家对作品的评价更加主观、片面。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齐白石主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他的绘画作品既保留了对象的基本特征,又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B.达芬奇的绘画作品注重对人体解剖结构的研究,他通过精确的描绘展现出人体的美感和力量。
C.徐冰的《天书》作品,运用了大量的自创文字符号,批评家从文化和艺术观念等角度对其进行了解读。
D.吴道子的绘画作品以线条流畅、气势磅礴著称,被誉为“吴带当风”。
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4分)
5.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推动中国绘画批评的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老巷里的光
陈默
老巷是这座城市的记忆,弯弯曲曲,青石铺就,两旁是低矮的老屋。阳光透过屋檐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李大爷就住在老巷的尽头,一间小小的屋子里。他是个修鞋匠,在这老巷里已经营了大半辈子。每天清晨,他就搬着那把破旧的椅子,带着他的修鞋工具,来到巷口摆摊。他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