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二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0题,约8770字。
2024—2025学年度下期八年级语文第一次学业测评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2小题。
小语说: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与先贤对话、与智者神交的过程。品读隽永深刻的学术著作,沐浴字里行间弥散的理性光辉,我们能领略历代硕儒的宏博哲思,获得人生的启迪和向美而生的力量。阅读,为我们打开一扇大门,吸引我们探寻bān①斓的世界。
小文说:听了你讲的话,使我想起了我们一起学习那些经典课文的过程。在江南赵庄皎洁的月光下,我们和迅哥儿同看一台好戏;在革命老区延安,我们品尝了美味的糜子、米酒和油馍;在黄土高原上,我们感受了一场不容束缚、不容羁绊、不容闭塞的震hàn ② 人心的安塞腰鼓;在吴伯箫家乡静mù ③ 的庭院里,我们看到了那盏暖融融的灯笼……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都在我们眼前一一展现。
1.依次给句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jiāo mí jī sāi B. jiǎo méi jī sè
C. jiǎo mí jì sāi D. jiāo méi jì sè
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①班 ②憾 ③暮 B. ①班 ②撼 ③睦
C. ①斑 ②撼 ③穆 D. ①斑 ②憾 ③慕
3.下面是小商为“我最爱的民俗物件”栏目搜集的资料,可他不小心把其中几句话顺序打乱了,请你帮他排好序()(2分)
春节贴年画,在我国由来已久。,,,,,这些泛指年节之时张贴的民俗画,亦即年画。直至清道光二十九年,才第一次出现了“年画”这一说法,并被沿用下来。
①年画虽形成于宋代,但此时并没有年画这一称呼,而是称作“纸画”
②清朝初年,北京把年画叫“卫画”,因为当时北京销售的年画多出自天津的杨柳青
③年画,古称“门神画”,其最早的名称叫“门画”
④明代宫中叫作“贴画”
⑤在南方,杭州称其为“欢乐图”,苏州称作“画张”
A.①③②④⑤B.③①④②⑤C.①②③⑤④D.③①②⑤④
4. 小南搜集整理古诗文中流传的民俗时,写了一段感言。请你根据提示,将名句补充完整。(8分)
民俗文化,源远流长。从《诗经.子衿》“①,悠悠我思”一句里,我们可以看出古人有佩玉的着装习俗;从《诗经•关雎》中的“②,③”,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婚嫁有奏乐的习俗;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以看出古人有临别赠诗的礼俗,“④,⑤”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可以了解唐代知识分子有送诗求仕习俗,孟浩然用“⑥,⑦”表明心迹,希望得到引荐,入仕做官;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⑧,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可以看出古代文人有记游的习俗。
5.“一片甲骨惊天下。”如今,龟甲上的刻画,青铜器上的金文,纸张上行云流水的书写………在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得到了完美展现。班级围绕“走进中国文字博物馆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10分)
(1)请你根据下面两则材料,介绍中国文字博物馆和汉字公园的建筑特色。60字左右。(4分)
【材料一】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建筑面积是主体馆建筑面积的三倍,分东西两个场馆,东馆为“徽文馆”,西馆为“博文馆”,与一期建成的主体馆“宣文馆”形成合抱之势,俯视效果犹如汉字的“合”字,整体建筑兼具文化性和艺术性,既有历史厚重感,又有创新的时代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理念
【材料二】汉字公园位于中国文字博物馆东西两侧。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