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21720字。
河南省开封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生号、姓名、考点学校、考场号及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有许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把塑造“心灵美”放在首位。大家都知道中国美学有8个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是唐代大画家张璪的话,成为中国绘画美学的纲领性命题。“造化”就是生生不息的万物一体的世界,亦即中国美学说的“自然”。“心源”是说“心”为照亮世界万物之源,世界万物就在这个“心”上映照、显现、敞亮。所以宗白华说:“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又说:宋元山水画“是世界最心灵化的艺术,而同时是自然本身”。这就是说,在中国美学看来,“心”是照亮美的光之源,没有美的心灵,就不能照亮世界万物的本真之美。
心灵美,精神美,本质上是一种爱,对生命的爱,对人生的爱,对父母师长的爱,对花鸟草木的爱,对祖国山河、人类文化、宇宙万物的爱。这种爱,造就了精神的崇高。在全国抗击新冠疫情斗争中,涌现了一批又一批舍生忘死、奉献牺牲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体现了伟大抗疫精神,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信念。他们就是“心灵美”的典范。这种“心灵美”就是大爱之心。正如屠格涅夫所说:“因为有爱,只因为有爱,生命才能支撑住,才能进行。”
为了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加强美育显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了。美育属于人文教育,它的目标是发展完美的人性。美育可以从多方面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品格,培育审美心胸、审美能力、审美趣味。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一个人要成就一番大事业,除了要有创造性外,还要有一个宽阔、平和的胸襟,而这有赖于美育。美育是对人们自身的高尚情操的召唤。美育应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伴随人的一生。这是中华美育精神所蕴含的一个重要观念。
(摘编自《探寻美的本质 追求审美人生———访哲学家叶朗教授》)
材料二:
美育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力量,有助于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们加强美育工作、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1.下列对两则材料“美育”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塑造“心灵美”是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重要方面,与中国美学“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纲领性命题相一致。
B.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重要的美育可以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应使之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伴随人的一生。
C.美育是五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加强美育与其他四育的融合自古至今都是广泛共识,对其意义的探讨从未停止。
D.美育可以促进美的欣赏、美的感知和美的创造,具有浸润的育人作用,对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非常重要。
2.根据两则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抗疫英雄模范是“心灵美”的典范,他们的大爱之心彰显的就是美育所厚植的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
B.属于人文教育的美育,其目标是发展完美的人性,可见一个人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就不能缺失美育。
C.学校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美育的全过程,这说明美育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D.不断深化对中华美学民族性和时代性特质的挖掘和阐发,就可以激励青年一代更好担负起文化使命。
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二中“美育具有普遍性”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B.“一带一路”为提振全球经济复苏信心、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作出重要贡献。
C.贴春联、写“福”字、逛灯会……来中国体验春节文化的外国游客络绎不绝。
D.《哪吒之魔童闹海》迅速破圈,不仅在国内市场气势如虹,而且火到了海外。
4.材料从哪些方面阐述了“做好美育工作”的意义?请分析概括。(4分)
5.作为当代青年,请谈谈材料对我们如何做好时代新人的启示。(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概念的内容,再结合选项正确选择。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内容,再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探究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内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送 考 丰子恺
今年的早秋,我不待手植的牵牛花开花,就舍弃了它们,送一群孩子到杭州来投考。
种牵牛花,扶助它们攀缘,看它们开花,结子;是我过去的秋日的乐事。今秋我虽然依旧手植它们,但对它们的感情不及以前好。因为我看出了它们一种弱点:一味想向上爬,盲目地好高。我在墙上加了一排竹钉,在竹钉上绊了一条绳,让它们爬;过了一二晚,它们早就爬出这排竹钉之上,须得再加竹钉了。后来我搬了梯子加竹钉,加到我离去它们的时候,墙上已有了七八排竹钉,牵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