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一中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3/22 15:43:1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4 总计: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5730字。

  2025届高三一模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立足本土,关注天下,这是中国史学的传统。先秦中国把中原之外的世界视为蛮荒之地,如何与这些夷狄交往,使这些化外之民成为“华夏之民”就成了中国历史上中原王朝对外关系的主题。与之类似,古希腊人也将周围的非希腊人视为“蛮族”(Barbarians)。不过,这个“Barbarians”最初并非源于对非希腊人的歧视,而是出于对其语言的不通,感觉就像“bababa”的发音。古代中国和希腊均有一些关于域外世界的著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司马迁的《史记》与希罗多德的《历史》。
  此后,不论是西方的希腊、罗马世界,还是东方的中国,都在继续扩大着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希腊化时期出现了有经纬线的地图,囊括希腊人、罗马人已知世界的《地理志》等著作不断出现。中国方面也没有落后,西域的“三通三绝”固然是指外交关系的中断与延续,但实际上的联系却从未中断。罗马与中国的海上直接往来则在公元166年最终实现。至此,海上丝路全线贯通,与以前的绿洲丝路和草原丝路一道,中国终于与遥远的地中海世界连为一体,以丝绸之路为联系通道的欧亚大陆新世界形成了。
  显然,世界史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人类向未知世界、周边世界探索的结果。但是,那时的“世界史”充其量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本国史或本民族史的外延。由此可见,立足本土的世界史研究古而有之。其动力一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占有欲,二是自身的强大,可以满足这种好奇与欲望的实现。当然,视野开阔、具有使命感的史家的横空出世是必不可少的。希罗多德、司马迁显然就属于这样的史家。没有他们,我们对当时世界的了解,不知要失去多少有价值的回忆。
  古代世界的文明虽然大多独立生成,但相互之间的联系始终存在,只是交往的程度不同。新航路开辟之后,整个地球上的文明地区连为一体,任何国家和民族几乎难以超然世外。各个国家、民族、地区的历史都是世界史研究的对象,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哪些国家、民族、地区的历史,关注哪些历史现象、事件、人物,这就要根据研究条件和现实需要来选择,尤其是一国的现实需要。现实需要就是紧扣时代的脉搏和国家的关切,以本国实际为研究起点。事实上,从改革开放以来的世界史研究整体来看,我们基本上都与时代的需求相适应。
  从整体上看,我国世界史学科自觉地顺应了历史的选择。但在具体的研究上,应该如何立足于本土从事中国以外的世界史研究,亦即如何协调本土与世界二者之间的关系呢?
  其一,打破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学科壁垒,促进二者之间的融通。试想,离开了世界史研究,何以理解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以及中华文明的真正内涵。同样,离开了中国史,世界历史的整体性和规律性也都难以把握。立足于本土,就是要自觉地把中国史的内容纳入世界史的体系和范畴之中。而这一点,正是中国世界史学者的强项,因为我们有着丰厚的史学资源可以利用。其二,注重现实关怀,充分发挥历史学的经世功能。例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历史、人类生存环境的历史变迁、外国社会治理的经验教训等,都是世界史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主题。其三,有意识地参与国际合作研究,在国际学界尤其是与我们关系重大的历史问题上发出中国学者自己的声音。
  总之,作为中国的世界史研究者,我们要秉承立足本土、走向世界、放眼未来的原则,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世界史学科体系、话语体系,为世界史的发展繁荣贡献中国学者的智慧。
  (摘编自杨巨平《世界史研究的本土定位》)
  材料二:
  中国的世界史学科起步很晚。古代中国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只有“天下”的概念,没有“世界”的概念,虽有对异域的少量记载,但缺少成熟的世界史。直到19世纪中期,中国与西方接触以后,世界史学科开始发端,20世纪中叶正式形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世界史学科取得了巨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中西世界史的发展历史,并提出世界史研究需要注意的地方、遵循的原则,具有宽阔的学术视野。
  B. 研究世界史具有经世功能,比如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族的历史,可以以历史为依据,发挥更好的现实作用。
  C. “西方中心论”以西方文明和西方历史为正宗,甚至中国学者也受这种观点的影响,认为几个大国的历史就是世界史。
  D. 世界史在中国发端于《史记》,之后日益发展,在有着丰厚的史学资源可以利用的情况下,我国对世界史的研究会更加成熟。
  2. 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先秦时期,中原王朝对外交往 主要目的是教化蛮夷之人,使这些化外之民成为“华夏之民”。
  B. 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促使欧亚大陆新世界形成,让世界史有了进一步发展。
  C. 如果没有重要的史家出现,就不会有世界史的出现,我们对世界史的把握将会出现空缺。
  D. 离开了中国史,世界史是不完整的,离开了世界史研究,也将难以理解中华文明的真正内涵。
  3.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由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对世界的认识引入,论述古人对世界的认知都是立足于本土的。
  B. 材料二以破除“西方中心论”为中心论点,认为世界各文明应保持多元并立的格局。
  C. 材料一既放眼历史,又立足现实,使人们对世界史发展能有较全面、较深刻的认识。
  D. 材料二主要采用事实论证,列举中国的世界史学科发展以及世界历史发展变化的事实依据。
  4. “立足本土,关注天下”是中国史学的传统,也是我国现代世界史学科建设的选择。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5. 对于世界史研究,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出的策略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中西世界史的发展历史”错误。材料一前三段谈到了中西世界史的发展历史,材料二第一段只谈到中国世界史的发展,没到谈到西方世界史的发展历史。
  C.“甚至中国学者也受这种观点的影响,认为几个大国的历史就是世界史”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一段“但总体来说,它深受西方历史编纂学的影响,有意无意地落在‘西方中心论’的陷阱中”,第二段“中国学者进行了一些创新性探索……写“世界史”必须破除西方中心论,真实体现世界各地区的历史脉络”可知,中国学者虽然有意无意受到“西方中心论”这种观点影响,但却在努力破除“西方中心论”,没有认为几个大国的历史就是世界史。
  D.“世界史在中国发端于《史记》”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一段“古代中国和希腊均有一些关于域外世界的著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司马迁的《史记》与希罗多德的《历史》”可知,文中只是说《史记》是关于域外世界的著作,没有提到世界史在中国发端于《史记》。
  故选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茧①(节选)
  费孝通
  一
  ①1936年的初夏,在一座介于苏州和杭州之间的小镇上,一间丝厂开张了。大运河从这座新建工厂前面流过,河上航船满载茧袋。工人们在码头卸下茧袋,将其存放在仓库里。茧袋不断流进工厂,好似自己在运动。
  ②突然,茧袋平顺的流动中断了。张婶的闯入,扰乱了茧袋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