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市2025届高三年级3月联考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4260字。
安顺市2025届高三年级3月联考
语 文 试 卷
本试题卷共10页,共23道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并将考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国强必霸,是西方500年来始终不变的历史旋律。然而,国强必霸并非普世的历史逻辑,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人类将开辟一条强而不霸的现代化之路。习武不是为了打人,强大不是为了称霸。“强而不霸”的选择与承诺,不是中国崛起的权宜之计,不是消解“中国威胁论”的策略考量,更不是泱泱大国的草率表态,而是基于当代中国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文化逻辑以及现实逻辑得出的必然结论。今天,世界仍然处在霸权的阴霾之中,但霸权终结的曙光已经展露在新的地平线上。中国的崛起是终结霸权秩序的重要筹码,是重建世界秩序的中坚力量。21世纪,美欧主导的国际霸权秩序将终结,多极化将是世界秩序重建的基本方向,人类将有希望迎来一个没有霸权的新时代。
西方一直有一种担心,“国强必霸”是普世的历史逻辑,中国不会成为唯一的例外,崛起的中国将是世界的最大威胁。
西方的担心自有西方的理由。确实,世界近代史就是一部霸权史。“国强必霸”,这是500年来西方大国崛起的历史逻辑。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苏联、美国等9个国家强大起来后纷纷扮演霸主或图谋扮演霸主的角色。如果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全世界有什么理由相信中国不会成为下一个霸主?
“中国威胁论”是对这一疑惑的一种回答。西方有学者认为,中国也将无法摆脱“国强必霸”的历史逻辑,中国的崛起必将重塑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比如,福山认为,中国崛起是对美国单边主义的最大威胁和挑战,“资本主义的美国版本即使没有完全丧失信誉,至少也不再占据主导地位”。西方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模式与西方世界所倡导的价值观具有不可调和的根本性冲突;中国政府正有意识地与西方世界抗衡,“出口”中国模式已成为中国崛起战略的一部分;中国模式处于美国模式的绝对对立面,中国模式的“流行”势将损害美国的战略利益,颠覆以美国为首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
然而,西方的推论本身是错误的。逻辑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结果。不是历史与逻辑相一致,而是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研究的结论不是迎合逻辑,而是迎合事实,只有与事实相一致的逻辑才是正确的逻辑。西方的逻辑是基于西方的历史得出的结论,不能用来裁剪中国的实践、套用中国的未来。崛起的中国将会选择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不能以既成的逻辑为依据,而只能从中国的历史事实中来寻找答案。
富强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中国式富强之所以不同于西方的富强,其中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强而不霸”,这是中国对西方“国强必霸”逻辑的超越,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史的独特贡献。
正如亚洲一位政治家所说,世界历史过去属于欧洲,现在属于美国,而未来将属于亚洲,这一趋势是毫无疑问的。“西方的‘现代性之殇’警醒我们,要避免重蹈西方现代性的覆辙,走出中国特色的现代性之路”。中国的崛起和复兴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了的历史潮流,传统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将被打破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中国将打破“国强必霸”的发展逻辑,开辟和平崛起的崭新道路。中国不构成世界的威胁,也不谋求取代西方的发展模式。中国的崛起对于世界而言,与其说是霸权的挑战,不如说是发展的机遇;与其说是“威胁来了”,不如说是“机遇来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和引擎,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摘编自陈曙光《开辟一条强而不霸的现代化之路》)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无论从理论和实践,还是从中国和世界的视角上看,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从理论上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特别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展现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同时,这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方担心中国“国强必霸”是基于他们500年来的历史逻辑,但他们的这种所谓的“普世逻辑”并不普世。
B.美欧主导的国际霸权秩序将终结,世界秩序多极化发展趋势是历史规律决定的,这种趋势决定了中国崛起的必然性。
C.富强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中国也追求富强,中国式富强不仅体现了人类的共同追求,也是对西方“国强必霸”逻辑的超越。
D.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展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同时也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重大突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运用了类比、举例等论证方法,如用习武作类比,论证中国强大不是为了称霸,列举西方众多称霸的国家反驳西方的担忧。
B.材料二论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时,引用习近乎总书记的话,增强了论述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也使得论点更加鲜明、有力。
C.材料二采用总-分的结构模式,主体部分是递进式结构,先从理论的角度论证,接着从实践的角度论证,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涉及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但两者侧重点不同,材料一重点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就,材料二重点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结果。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强而不霸”战略的理论或实践的一项是(3分)
A.“和而不同”,就是尊重事物的差异性,并强调这些差异性恰好构成丰富多彩的整体世界,“和”是对多样性的调和与平衡,“同”则是把不同的事物转变成相同的。
B.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
C.中英举行关于香港问题谈判的时候,面对英国首相的威胁,邓小平表示,假如在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那中国将被迫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
D.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也是中方向世界提供的重要全球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4.材料一为什么从“国强必霸”开始论述?请简要分析。(4分)
5.近年来“中国威胁论”在西方很有市场,危害不容小觑。请你结合两则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
应对西方的这一谬论。(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四世同堂(节选) 老舍
整个的北平变成了一只失去舵的孤舟,在野水上飘荡!舟上的人们,谁都想作一点有益的事情,而谁的力量也不够拯救他自己的。人人的心中有一团苦闷的雾气。
玉泉山的泉水还闲适的流着,积水滩,后海,三海的绿荷还在吐放着清香;北面与西面的青山还在蓝而发亮的天光下面雄伟的立着;天坛,公园中的苍松翠柏还伴着红墙金瓦构成最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