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二)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29330字。
吉林省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二)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9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2025.02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1954年姜魯华教授进入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任中医科主任。1955年,我毕业后分派在华山医院工作已有三年,组织上根据刚宣布的中医政策,安排姜春华教授为我的老师,采取了传统的师从方式。老师知道我是一向接受系统而严格的英美式正规教育,头脑中已是西医学先入为主,于是让我从《伤寒论》《金匮要略》《内经》《神农本草经》学起,尤其是学《伤寒论》花了较多的时间,不死背条文,而是理解其精髓,即辨证论治的规律,从这些繁复的条文比较中得以升华;以后让我自学《外台秘要》《千金方》,对每一门病症的用药加以归纳,从出现频率最高的主药中求实效,以此让我科学地从中了解中医理论与治病真谛。
在我学中医理论的同时,跟老师临诊,看到治疗同一个哮喘患者,由于发病的季节、体质的改变,诱发因素的不同,而先后采取了四种完全不同的处方,又看到对西医看来是完全不同的病,如疟疾、痢疾、哮喘、乳糜尿,在某个阶段有“气虚”表现的时候,用补气的同一处方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这种“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辩证论治原则的应用,说明老师学识的渊博,造诣的高深,在治病用方时不拘一格,这种学术上具有润察力的见解,以及治疗上具有魄力的风格,唯有从师学习,朝夕相处,才能深深的体验到。
老师在对待西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的态度上极为明朗,曾说“《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太史公云:人之患者,患疾多,医之患,患道少;我为了疗效的提高,借助西医之道,自谓不违古贤教训”。还指出: “立足中医”,是指站在中医的立场上,真正的以中医理论为中心,不失辨证论治的精神; “西为中用”,是说在今天的条件下,充分运用西医学现代科学的知识,克服中医学的历史局限性,以求阐明机制,使科研成果最高跟度地为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服务; “古为今用”,打个通俗的比喻是穿老鞋,走新路,使中医学的精神不断得以发扬光太。
老师说中医好,好在“走样”。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医,但不愿为传统观念所束缚,他说中医总是老样子肯定不行,只有不断进步,才有前途。他的学术思想最有钱表性的是提出了“截断扭转”学说,老师对叶天士治疗温病的“卫气营血”理论和“到气方可清气”的顺应疗法很不以为然,而赞赏《内经》“上工救其萌芽”之说,主张截病于初。他说“临床表明,按叶氏之说‘尾随敌后’跟踪治疗,任凭病邪肆虐,常致焦头烂额,而于早期针对病原‘迎头痛去’嬲可拦截病稃之深入,不致弫其发展而不可收拾。现在火叶性肺炎、流行性出血热等,不按卫气营血,直用清热解毒,疗效很高,可见嚱断治疗在理论上、实践上都比单纯按卫气营血治疗优越而富有积极意义”。老师治病有胆有识,仅以独具一格的截断扭转方法为例,就治愈不少疑难杂症,挽救了许多危重患者,不但有极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而且著书立说阐发理论,充满辩证思想,令人感到他的文章生命力很强,有處虎生气。
老师精于医道而且重医德,他引清朝名医费伯雄的话“欲救人而学医则可,欲谋私利而学医则不可”,她声言此话对时尚不那么合流,有些迂,但依然不悔。他晚年病中最后的一篇杂文,题为“求知重德为ʒ之要”,就是他的心声。姜春华教授是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毕生热爱祖国的中医事业,为人正直不阿,待人宽厚随和,廉洁朴实、医德高尚,诲人不倦,奖掖后进,他那革新䭓新的学术思想和成就,为现代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值此姜春华老师诞辰一百周年之际,谨以此文为《中医与科学》序。虽然老师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他的学术思想和高尚精神将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
(摘编自沈自尹《〈中医与科学——姜春华医学全集〉序言》)
材料二:
安吉 2018 年开始探索的“中医师承定向培养”模式:选拔当地农村青年,拨专款、配师父、给编制,完成4年培训后回村行匥。安吉的实践,为解决乡村医生“青黄不接”难题提供了思路。
充实乡村医生队伍.关键在于吸引人才。在基层,年轻村医职业落差大、岗位认同×度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采访时,一位相关负责人感慨: “独太村医队伍,不仅要解决待遇问题、吃住问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作者接受的是正规英美式的教育,故姜春华教授要求其认真学习中国传统医学经典,使其能够辨证论治。
B.作者运用归纳的方法自觉学习《外台秘要》《千金方》以求实效,从而增强了对中医理论和治病真谛的了解。
C.为了提高中医的诊疗效果,姜春华教授认为要充分运用西医学现代科学的知识。克服中医学的历史局限性。
D.姜春华教授发展了“卫气营血”理论和顺应疗法,提出“截断扭转”学说,丰富了临床实践经验和医学理论。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的作者是姜春华教授的学生:文章饱含着学生对恩师的崇敬和怀念,不同于一般的秩序。
B.姜春华教授在诊疗中考虑到诱发疾病的不同因素,认为不同疾病都可以用相同的处方进行治疗。
C.要解决乡村医疗资源紧缺的问题,除了“定向培养”解决人才短缺外,更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
D.中医师承定向培养,不仅缓解了乡村医生短缺的压力,也为村医个体发展的现实需求提供路径。
3.下列对两则材料论述和说明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穿旧鞋,走新路”“尾随敌后”等词语的使用让文章表达上深入浅出。
B.材料一中以姜春华教授提出“截断扭转”学说的事例证明其对中医的创新发展。
C.材料二中作者全面分析了乡村医疗卫生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就此给出合理化建议。
D.材料二立足可持续发展阐述了“中医师承定向培养”模式的现实功效和长远意义。
4.结合两则材料概括“中医师承教育”的意义。 (4分)
5.作为《中医与科学——姜春华医学全集》书序的一部分,请简述材料一中体现出中医哪些“科学性”。 (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两则材料论述和说明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两篇文本,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找出与题干相关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内容,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5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爷爷的礼物 李佩红
一个月后,就是小孙子的5岁生日。71岁的老汉麦提肉孜,自从决定给小孙子送一件亲手擀的小花毡,就犹如100只活蹦乱跳的兔子揣在心里,夜夜搅和得他睡不安稳。
麦提肉孜老汉记得,他小时候得到的最隆重的礼物就是爷爷吐尔逊•木沙送他的花毡。夜里,爷爷把锤搂在怀里对他讲,花毡是个神奇的东西,它是鸟的翅膀,夜深人静,月亮挂上胡杨树,身下的花毡会驮着你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开满鲜花的草原、沙子聚会的沙漠、住着天神的昆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