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州2025年高考语文一模试卷(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9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3/2 15:13:0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4 总计:4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8100字。

  吉林省延边州2025年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唐代诗人创造“律诗”这个名词,其意义是“合于音律的诗”,也就是“有音乐性的诗”。殷璠的意思是说:诗的声调合于音律,就会产生诗的气势,表明诗的节奏。一首诗由于平仄黏缀得好,吟咏之时就容易透发作者的才情。
  既然如此,凡是一切要求讲究平仄、避免八病的诗,应该都是律诗。不错,唐代诗人是这样看的:绝句也是律诗。韩愈的诗文集是他的女婿李汉编定的,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和元稹的《元氏长庆集》,都是作者自己编定的。这三部书中的诗主要是按形式分类,总的分为“古诗”和“律诗”两大类。讲究平仄的五七言绝句,都编在“律诗”类中,不讲究平仄的古体绝句都编在“古诗”类中。这就可以证明唐代人以为近体绝句也是律诗。
  南宋人编诗集,常常分为“古诗”“五律”“七律”“绝句”等类,从此就把绝句排除在律诗之外。南宋人讲起近体诗,常常用“律绝”这个语词,绝句与律诗便分家了。唐代没有“律绝”这个语词。唐人只说“古律”,表示传统的古体诗和新兴的律体诗,或说近体诗。
  用“格律诗”这个名词来表示唐代兴起的律诗,这恐怕是现代人开始的错误概念。在唐代人的观念里,格是“格诗”,即讲究风格的诗,也就是古诗;律是“律诗”,即讲究声律的诗,也就是近体诗。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有一卷题作“半格诗”,所收的诗,大体上都是古体,但常有对偶句,或者用平仄黏缀的散句。这些诗似古非古,似律非律,所以名曰“半格诗”。作《唐音审体》的钱良择注释道:“半是齐梁格,半是古诗,故曰半格诗。”又说:“格诗,是齐梁格也。”这个注释是错误的。在唐人观念里,无论汉魏、齐梁,都是古诗,不能把古诗和齐梁诗对立起来。齐梁诗是一种风格,汉魏诗也是一种风格,不能说“格”是专指齐梁格的。唐人厌薄齐梁诗体的浮靡,要求继承汉魏诗的风格,这是从诗的内容讲的。“风格”这个名词,唐代似乎还没有,他们或称“标格”,或称“风骨”,所谓“建安风骨”,就是指汉魏诗的风格。《文镜秘府论•论文意》云:“凡作诗之体,意是格,声是律;意高则格高,声辨则律清,格律全,然后始有调。”
  以上这些引证,都说明“格律”是两回事,不能把唐代律诗称为“格律诗”。我们如果要一个双音词来称呼唐代的律诗(包括绝句),应该名之为“声律诗”。
  (节选自施蛰存《唐诗百话》)     
  材料二:
  对汉语四声的认识,始于南北朝的齐梁时代,而齐梁时代之所以能够产生对我们自己语言特色的反省,又是由于佛经梵文影响的结果。这种反省很快就影响到了诗歌。因为人们发现,一句诗如果所有的字都是平声或者都是仄声,读起来是很不好听的,一定要平仄间隔才好听。所以从齐梁开始,诗歌逐渐就走向了格律化,到初唐时就形成了“近体诗”。所谓近体,是相对古体而言。古体诗不讲究平仄也不讲究对偶,近体诗讲究平仄和对偶。对偶,其实也是由中国语言文字的特质而形成的。
  (1)依据两则材料内容绘制的思维导图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律诗是指一切要求讲究平仄、避免八病的诗,其中包括讲究平仄的五七言近体绝句。
  B.齐梁诗是一种风格,而“格”不是专指齐梁的,因此不能把古诗和齐梁诗对立起来。
  C.六朝时期,对偶开始走进诗歌中,它的形成与中国语言文字单音独体的特质密切相关。
  D.唐人与南宋人编诗集的区别之一是“绝句”和“律诗”二者是包含关系还是彼此独立。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侧重辨析“律诗”的概念演变,提出唐代律诗应称为“声律诗”而非“格律诗”的观点。
  B.材料一引用《文镜秘府论•论文意》,旨在说明格律是两个概念,不能把唐代律诗称为“格律诗”。
  C.材料二侧重从吟诵角度说明律诗的特征及其发展过程,并介绍了五七言律诗吟诵的基本规律。
  D.两则材料深入浅出,前者向读者普及了“律诗”的相关知识,后者举例说明了律诗的吟诵规律。
  (4)材料二中两处加点词语“反省”分别是就什么而言的?其涵义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学校拟开展“中国古典诗词吟诵大会”,你选择参加“格律诗”组,请结合两则材料,作一份杜甫《登高》一诗的吟诵方案,从“格”与“律”两个角度列出吟诵方法要点,并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说明。
  【分析】(1)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相关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评价相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解答时要认真分析,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重要词语的分析理解能力,注意结合句子和文段意思,仔细辨别含义和用法,认真推敲。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运用文中信息的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雁快飞
  申平     
  白露才过几天,一场寒潮突袭了草原。家住草原边缘的李进,一大早就被他爹吼起来,让他跟着去捡牛粪。
  一出门,18岁的李进就冻得直哆嗦。他背上背篓,拿起粪叉,咬牙跟爹往草原方向走。他今年高考失利,爹不让他复读了,说,现在上了大学也是自己找工作,还不如早点在家干活呢。
  翻过山岗,就到了草原。风更猛烈了,人呵出的气立即变成了白雾,又在唇边结成了冰粒。今年的天气也太反常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