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25届高三下学期2月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0080字。
甘肃省2025届高三下学期2月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150分钟150分)
考生须知:
1.本卷侧重:高考评价体系之应用性。
2.本卷怎么考:①信息性文本着眼现实生活,考查信息分析与概括能力(题4);②考查运用语言知识分析词语的合理性的能力(题20)。
3.本卷典型情境题:题5、9、14、21、22。
4.本卷测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昆虫有陆栖和水栖两类,水栖昆虫对洪灾当然没有那么惧怕,可是那些陆栖昆虫该如何避免洪水对其造成影响呢?
洪水对于无法游泳的昆虫的影响是毁灭性的,这类昆虫族群在洪水过后,只能靠残存的族群将死去的个体“生回来”。照理说,随处可见的蚂蚁在洪水过后也应沦为“波臣”,但是,叫人大跌眼镜的是,洪水过后,蚂蚁依然能遍地生存。原来,这得益于蚂蚁的社会性。人们把一整巢的社会性昆虫视为一整个单独的个体,并称之为“超有机体”,而超有机体就有一些独特的方式来应对洪水灾害。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入侵红火蚁。当洪水来袭,入侵红火蚁族群中的职蚁会结成蚁球,将蚁后、幼期个体保护在其中,职蚁覆盖在外,蚁球可以顺水漂流,虽然外层的蚂蚁会死亡,但蚁后、幼期个体可以存活相当长的时间。待水势消退,它们便登陆另建新巢。职蚁这种牺牲自己来拯救族群的行为被称为利他行为。如果从自然选择自私利己的角度而言,利他行为的基因应该是无法在入侵红火蚁族群中流传下去的。但在蚂蚁族群中,职蚁其实都是蚁后的分身,职蚁及蚁后的关系如果用人类的亲属关系来看,其实就是姊妹关系(不是兄弟关系,因为蚁后及职蚁都是雌性),差别只在职蚁无生殖能力,而蚁后有。形成这种无生殖能力个体牺牲自己保护有生殖能力个体行为的自然机制,生物学者称之为“亲属选择”。亲属选择是演化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之一,也是社会演化学的基础理论,指生物族群的基因频率在不同世代之间的一种变化形式。而这种变化,至少源自一些在血缘上亲近的个体之间的互动。更进一步,则是个体对其他族群成员的行为,以及对族群之外生物的行为等。
这个理论弥补了原本自然选择的不足。自然选择解释了各种对生物个体有利的遗传特征是如何保留下来,并且增加这种特征在族群中的出现频率的,以及对生物个体有害的遗传特征,是如何从族群中消除的。不过事实上有一些生物特征,对生物个体本身有害,但是对其他与之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有利。这种特征可能得以保留并增加出现频率。而亲属选择就是用来解释这种面对个体利益与族群利益的冲突做出取舍的现象的。
在19世纪30年代,生物学家约翰•霍尔登曾说过:“我将会为了两位兄弟,或是八位表亲,牺牲我的生命。”而这句话背后的意义是两个兄弟姊妹,或者四个甥侄、八个表兄弟姊妹,在演化论上是“等值”的。因为对一个人类个体来说,他与他的亲兄弟姊妹之间,在遗传基因上平均有二分之一相同,与甥侄之间是四分之一相同,与表兄弟姊妹之间则是八分之一相同。而有助于利他行为产生的情状有下列两种:
1.个体拥有辨认亲属的能力,且具有建立在亲属关系上的行为。如此一来,利他行为的施行者与接受者的亲近程度,就会影响利他行为的产生。例如土拨鼠遭遇掠食者时,会高声喊叫,此行为能帮助族群中其余个体逃脱,但是增加了自身被捕食的危险。
2.个体处于黏性族群中。此种族群内的个体差异较小,且在社会上的同伴也都是在遗传上相近的亲属,他们中的个体会产生不需要辨识亲属的利他行为,入侵红火蚁中的职蚁就是一个例子。
2009年,除了南半球澳大利亚遭受洪灾,北半球的温带国家也遭逢严重雪灾。而有些昆虫能在冰天雪地中生活,它们又是怎么躲过低温的影响的呢?
1.下列关于“亲属选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亲属选择中存在无生殖能力个体牺牲自己保护有生殖能力个体的行为。
B.亲属选择与自然选择不同,其中牺牲生物个体拯救族群是一种利他行为。
C.亲属选择是演化生物学的重点研究内容,也是社会演化学的基础理论。
D.亲属选择理论能弥补自然选择理论的不足,可以解释面对个体利益与族群利益的冲突做出取舍的现象。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洪水暴发,对于陆栖昆虫而言,是致命的;而对于水栖昆虫则毫无影响。
B.入侵红火蚁族群中的职蚁具有牺牲精神,洪水来时,它们处于蚁球的外层。
C.紫斑蝶每年秋末冬初从台湾省各地南下避冬,次年春天再次北上的行为属于采取适当行为抗寒。
D.“避免冰冻”与“忍耐冰冻”最大的不同是,昆虫要面临如果体液结冰则会危及生命的挑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一整巢的社会性昆虫,也就是人们眼中的“超有机体”,有一些独特的方式来应对洪水灾害。
B.当巢内气温低到一定程度时,工蜂会聚成一团,通过同时振动翅膀使自己体温升高来提高巢内的气温。
C.土温相对于气温,其变化幅度较小,栖息在土壤中可减小低温对土栖性昆虫的影响。因此选择在土里冬眠是一种不错的抗寒行为。
D.昆虫体内的抗冻蛋白一旦累积成高浓度的抗冻剂,就可以把体温维持在凝固点以上,从而避免结冰。
4.低温会对昆虫造成怎样的伤害?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4分)答:_
5.科普类文章常以说明的表达方式来阐述某一客观事物或事理的性质、特点。请简要分析本篇科普文运用的说明手法。(6分)
答:
(二)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岱顶的星光
张金凤
这是泰山之巅的夜晚。泰山之行,看日出之外,我更期待观赏星斗满布的岱顶夜色。岱顶的夜晚热闹得如天上的街市。天气预报说夜里气温会骤降,但人们似乎并不在意,露天张罗铺盖,要“天当被,地当床”地在泰山之巅等待日出。
我沿着石阶,来到大观峰前。石刻承载着泰山的雄浑历史,有洋洋千言的巨制,也有盈盈方寸的小品。大观峰上削崖为碑,刻满历代书法。“壁立万仞”“与国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