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9120字,答案扫描。
高三语文 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学习的最大敌人是自我满足,要学有所成,就必须永不自满。现在,有的党员、干部对理论学习不重视,把自学变不学;有的想起来就学一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拿学习来装门面,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有的学习碎片化、随意化,感兴趣的就学、不感兴趣的就不学;不少年轻干部理论功底还不扎实、理想信念还不够坚定。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还需要下更大气力。
我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全党同志要跟上时代步伐,不能身子进了新时代,思想还停留在过去,看问题、作决策、推工作还是老观念、老套路、老办法。这样的话,不仅会跟不上时代、做不好工作,而且会贻误时机、耽误工作。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高度重视。与时俱进不要当口号喊,要真正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上,不能做“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中人!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党的历次集中教育活动,都以思想教育打头,着力解决学习不深入、思想不统一、行动跟不上的问题,既绵绵用力又集中发力,推动全党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行动上一致。
(摘编自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从总体上看,与今天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相比,我们的本领有适应的一面,也有不适应的一面。特别是随着形势和任务不断发展,我们适应的一面正在下降,不适应的一面正在上升。如果不抓紧增强本领,久而久之,我们就难以胜任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繁重任务。延安时期,我们党就注意到“本领恐慌”问题。当时,党中央曾明确指出,我们的队伍里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
……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思想停留在过去,做工作还是老观念、老套路,不仅会跟不上时代、做不好工作,而且会贻误时机、耽误工作。
B.学习必须永不自满,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不断增强自身本领,否则就很难适应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
C.党员干部首先要有针对性的学习各种必备的知识,然后适当地学习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提高素养。
D.只有重视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并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才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引用“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是为了告诫那些对社会状况无知和对新鲜事物漠视的同志。
B.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繁重,是我们必须加强学习,增强本领的重要原因。
C.学习知识还是讲求运用,知识学了不能运用就容易变成空谈主义者,历史教训比比皆是。
D.随着新形势发展出现的“本领恐慌”,是我们党实现“中国梦”必须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3.下列选项与材料二最后一段观点最不符的一项是(3分)
A.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韩愈)
B.世上何人不读书,书奴却以读书死。(明•李贽)
C.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礼记》)
D.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清•曹雪芹)
4.两则材料都是关于学习问题的讲话,请简要概括二者内容上的异同。(4分)
5.依据材料,为避免出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本领恐慌”的问题,当下青年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莱阳小姜
刘心武
小姜原是我们小区的保安队长,后来回到山东莱阳老家,住在离市区很近的村子里,起初在镇上建材市场一个木工作坊干活,作坊生产的主打品种是托盘。莱阳是水果之乡,苹果、梨、樱桃是三大品类。这些果子从冷库中取出挑拣后装入印有彩绘的纸箱,这些纸箱封好后摞在一起,底下必须有木托盘,以便叉车叉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