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大附中2025届高三下第二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2/16 15:36:4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8 总计:8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0180字。

  2025届高三下第二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说明:本练习22道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在答题卡上填写个人信息,并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随着我国居民精神文化消费比重的显著提高,人们开始追求个性化、差异化的商品,关注其蕴含的精神内涵。在互联网技术的助推下,信息交流、品牌文化传播等不断增强,许多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发设计的文创产品呈热销态势,由此带动了文创产业的持续发展。
  在这一热潮中,也存在产品开发同质化、定位模糊、质量不高等问题。那么,如何通过文创产品使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生机,成为滋养当代人生活的养分呢?
  文创产品研发的重心应是实现从文化遗产到文化资源的转化,而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资源.关键之处在于对文化精神的创新表达。从传统造物的形状、色彩、纹饰中提取元素,把它凝练为直观鲜明的文化艺术符号,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创产品,是较为常用的设计方式。比如故宫文创的口红,膏体颜色取自故宫院藏国宝器物,外观取自宫廷绣裳纹饰;敦煌文创的胸章,选用六合莲花等盛唐时期的藻井纹饰。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不仅          ,而且        。比如有的文创产品围绕二十四节气发挥创意,表现人与自然、物候之间的联系;有的文创产品运用“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造型语言,表现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有的文创产品展现中华悠久历史文化,表现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广阔胸襟。
  中华文化保存在典籍文献、遗址文物中,更蕴藏在人们衣食住行用的日常生活里。文化传统只有存续在生活中,才能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过去,不少文博场馆的纪念品远离生活,缺乏创意。消费者买来后,大多将其置于角落,任其蒙尘。当下,一系列文创产品从日常生活需要出发进行创意设计:小到胶带、便笺、行李牌,大到公共空间的装饰品;古典的如古器复刻,新颖的有数码周边,时令性的如春茶、月饼、夏季的遮阳帽、冬天的披肩。文创产品设计正打破固化认知,不再局限于礼品馈赠和纪念品收藏,而是深度融入人们的生活。
  生活是文创产品创新的广阔天地。为此,设计者当体察生活,深入理解文化内涵,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应用场景和实用功能,以“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艺术创造,优化文创产品的使用体验和情感体验,赋子其独特性和生命力,让人们在“日用而不觉”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获得丰富的精神启迪,从而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
  (取材于殷波的相关文章)
  1.请在材料一的横线处分别填写一个10字以内的语句,使上下文语意连贯.(2分)
  2.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追求个性化、差异化的商品,反映出人们对精神文化消费越来越重视.
  B.文创产业持续发展使基于优秀传统文化开发设计的文创产品开始热销。
  C.文化精神的创新表达能够促进文创研发从文化遗产到文化资源的转化。
  D.要使文创产品拥有生命力,设计者应当体察生活,深入理解文化内涵。
  材料二
  北京故宫有180多万件(套)藏品,但并不是所有藏品都能成为文创构思的源泉。选取哪些文物作为文创素材,要考虑其主题是否喜闻乐见,色彩构图是否便于呈现等,但最重要的因素,是藏品是否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影响力。例如《清明上河图》,其本身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强大的传播力,文创只要主题鲜明、实用性强,就会备受欢迎。但更多藏品,需要文
  3.根据材料二,下列不属于“‘海错图’成为了知名文化品牌”因素的一项是(3分)
  A.《海错图》的素材内容具有科学研究价值。
  B.《海错图》的写实手法符合当下审美追求。
  C.文创团队对其进行了长时间的设计研发。
  D.联合各方力量开展了多渠道的推广工作。
  4.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则材料都谈及互联网带动了文创产业的发展。
  B.两则材料都认为文创产品可作为礼品用于馈赠。
  C.两则材料都提倡让消费者参与文创设计与研发
  D.两则材料都强调文创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点。
  5.北京故宫博物院研发了一款名为“正大光明”的手机充电器,这款文创产品的设计广受好评。请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并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关内容,具体分析其广受好评的原因。(6分)
  【链接材料】
  北京故宫文创团队从众多匾额中,精心挑选了乾清宫殿堂正中高悬的“正大光明”匾额,发掘它与手机充电器的诸多联系,实现对文化精神的创新表达、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3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一)
  尝谓诗有工拙,而无今古,自葛天氏之歌至今日,皆有工有拙,未必古人皆工,今人皆拙。即《三百篇》中,颇有未工不必学者,不徒汉、晋、唐、宋也。今人诗有极工极宜学者,亦不徒汉、晋、唐、宋也。然格律莫备于古,学者宗师,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