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5届高三2月联考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2660字。
福建省2025届高三2月联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意象本身属于特殊的审美范畴,其概念最早可以追溯至《周易•系辞》。所谓“立象以尽意”,指的是用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思维观念和哲学理念的艺术性形象,现指文学艺术追求的最能体现作家、艺术家审美理想的高级意象。诗词中的意象即作者追求的“至理”“至情”表达,充盈着审美理想。水从原本的自然景象发展引申为内涵更丰富的审美意象,见证了文学的演进。水意象作为诗词审美意象中非常重要的一大类,启发着读者从新的角度审视它。
南唐词人冯延巳在《谒金门》中写道,“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水面被微风搅动,漾开涟漪,如同女子内心泛起的波澜。面对明媚的春光,女子整日思君却不得团圆,由此甚至开始羡慕成双成对的鸳鸯,此时,风吹池水,内心也就泛起波澜。
水意象除了可以烘托缠绵不断、韵味悠长的浪漫美好感情,还可用于营造广阔无际的意境。李白就常借水意象来表达与友人的深厚情谊。袁行霈先生指出,“李白处理人事的态度往往是极其洒脱的,对其所爱的人他有火一般热烈的感情……李白看重友谊,他写过许多热情洋溢的赠友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就是一个典型,李白与孟襄阳之间本就惺惺相惜,李白用十四个字透露出自己无限的深情,同时这感情又是复杂而浓烈的,有对于襄阳要去“烟花三月”的扬州的欣喜,或者也有对于其前途和命运的担心,抑或有对于友人的鼓励和慰藉,这样的情感随着奔流的江水,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离别的伤感与滚滚长江对应起来,诗韵悠长,尽显大唐繁盛气象。
水的东流西去、逝而不返自然还会使人联想到其消极的一面,即着重表现青春年华易逝、容颜易老的不可逆转性,进而联想到人生短暂,如南唐亡国后主李煜写的绝命词《虞美人》,其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表达了词人最浓烈的思念和最深沉的悔恨,用有限的词语传达了无限沉痛的故国之思。愁绪本身看不见、摸不着,“一江春水”让愁绪形象地浮现在读者眼前,愁思浓烈,绵延不绝,如同其另一首词中所写,“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词人内心充盈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苦楚、煎熬,目之所及的景物都令人忧愁。在这一情况下,水意象正如词人心中的愁思一样“剪不断”,只是无情地蔓延,同时也彰显了审美性,令人动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道:“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清人陈廷焯《云韶集》(卷一)评道,“一声恸歌,如闻哀猿,呜咽缠绵,满纸血泪”。
(摘编自史浩然《论唐宋诗词中的水意象》)
材料二:
水始终在人类文化心理中扮演着可爱又可恨的角色。人的生活离不开水,古人选择住处更愿择水而居,水边也是青年男女相会的地方。但是水又会给人带来灾难,它还给古人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迢迢牵牛星》描述了一个哀婉动人的故事:“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袁行霈先生认为,李白常借水意象来表达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他处事洒脱,看重友谊。
B.王国维和陈廷焯都评价了李煜的词,他们认为李煜的词蕴含了无限的沉痛、苦楚。
C.曹操、张照、杜甫等中国古代诗人都曾借自然山水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和社会理想。
D.古诗常运用水的意象来写愁,流水不停,愁绪难理,流水与愁绪有着相似的状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首先阐释了意象的内涵,然后从多个方面阐释了诗词中水意象的情感内涵。
B.材料二阐释了水意象蕴含的丰富内涵,并分析了水意象蕴含丰富内涵的历史原因。
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引用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词,既增添了文化底蕴,又增强了观点。
D.材料一和材料二对水意象的理解有相似之处,如流水易引发人们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3.下列诗歌中“水”的意象能表现时间变化的一项是(3分)
A.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B.鲍照《拟行路难(其四)》:泄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C.《诗经•卫风•氓》: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D.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4.水意象在诗词中有哪些作用?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4分)
5.请结合材料二和下面这首诗的内容,分析水意象在这首诗中所营造的艺术境界。(6分)
蒹 葭 [先秦]《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偷 马 贼
艾 芜
半夜过后,隔壁店里一些过夜的马夫,忽地吵闹起来,原因是丢失一匹马。不久又听见人说:马已找回来了,贼却在山那面躺着。大家都一时嚷着高兴的声音。
这事我没兴趣,便一直睡我的觉,可是我的店老板来掀醒了我。他一面披起衣衫,一面小声对我说:“你去看看吧,不晓得哪个倒了霉,说不定就是老邓……唔,不管他是哪一个,你把这药给他,止止痛也好。”随即将一个小纸包递给我。他的心肠倒并不见得怎样好,平日一个落难的人向他求乞,他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