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东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27990字。
天津市河东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题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古典诗词凭借其独特的抒情、教化和审美功能,成为传承发展中华文化、滋养人们精神世界的生动载体。
“诗为心声”“诗缘情而绮靡”等经典论述,( )了古典诗词的抒情特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古往今来,诗词佳句摇曳着以情动人的风采。形容恋情,有“甲 ”;形容友情,有“ 乙 ";形容亲情,有“ 丙 ”……岁月变迁,不变的是人的丰富情感。喜怒哀乐,都在诗词中得到最美的表达,引发人们共鸣。
诗词不仅教会我们识文断字,而且教导我们知书达礼、( ),以深刻内涵净化心灵、 塑造人格。“ 丁 ”,让我们心存感恩、孝敬父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让我们爱国奉献、担当有为;“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让我们珍惜时光、勤奋学习。古典诗词以这样情感充沛、( )的方式赋予我们精神能量。
阅读古典诗词,我们为人处世就能拥有一种审美的境界。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个人经过诗词之美的长期浸润,会变得温柔敦厚、儒雅从容。面对春华秋实、山河四季乃至日常点滴,诗意总会盎然生发。观山,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开阔胸怀;赏春,会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欢欣愉悦……人的心灵经过诗词滋养,会变得格外明亮清澈。
诗词的功能当然不止于此。 , 。让诗词进一步融入时代大潮、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以丰富多样的形式给人精神力量,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节选自《人民日报》作者林峰)
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突显 独善其身 春风化雨
B.凸显 修身齐家 润物无声
C.突显 修身齐家 润物无声
D.凸显 独善其身 春风化雨
2.下列文章中甲、乙、丙、丁处的句子,正确的顺序是
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②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③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A.②③④① B.②④①③ C.①②④③ D.③②④①
3.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们随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诗词功能将会更大程度得以发挥
B.人们随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诗词功能将会更大程度得以发扬
C.随着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诗词功能将会更大程度得以发挥
D.随着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诗词功能将会更大程度得以发扬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解答一般用排除法,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必须加强对词语的积累识记,在此基础上采用一些技巧和方法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2)本题考查学生表达连贯能力。做此题时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注意现代文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意合理。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和体会。
(3)本题考查对段落的理解能力和句子的补写能力。解答时,需要全面理解和掌握文段内容,理解文段的内容,理清文段的行文思路,然后根据横线处的上下文逻辑补充出正确的语句。
【解答】(1)凸显:清楚地显露,强调原本存在的事物更加明显地显示出来。突显:突出地显示,强调从一堆事物中突出某一个。此处是说经典论述使古典诗词的抒情特征更加明显地显示出来,用“凸显”更合适。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个人数据要素价值实现是数字中国建设、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个人数据要素价值 实现及增值收益分配是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关键环节。但在数据隐私保护过程中,还存在 外部性问题。在收集、使用和处理个人信息的过程中,会存在个人信息的泄露风险,要采取 合理的制度安排,保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