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6题,约18220字。
2025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月考
语文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5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龙年春晚主标识设计师是中国探月工程、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标识设计者顾永江,这是他第二次参与总台春晚主标识的设计。①从“卯”的跃动之姿到“赢”的大气雄健,两届春晚主标识在设计方面的共通理念是什么?突破创新又表现在哪里?
“ ② ,是春晚导演组找我合作的契合点。”顾永江出生在绍兴,老家隔壁就是“书法圣地”兰亭,早年练习书法,对汉字所蕴含的结构美( )。③他一直在尝试把中国的汉字、书法、乃至篆刻,融入当代设计中。
总导演提出,从上古图腾到吉祥瑞符,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吏长河中,龙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虽然草书“龙”( )豪放,但导演组觉得以“字”拟“形”的创作方式2023年春晚已经用过。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资料( )和创意探讨,“龘”字成为双方的共同选择。④它的读音很好,念dá,它的含义也很好,就是巨龙腾飞的样子。导演组最开始确定的主题是“龙行龘•欣欣中华”,后来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把对新一年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春节里,大家从五湖四海朝着家的方向奔赴,家人团聚,其乐融融。春晚,是和全国人民一起辞旧迎新,在这个时刻,家和国都好是最大的幸福。所以 ⑤ 。同时,以“龘”字为题眼,也是在唤醒大家对汉字的兴趣和关注,让我们避免日渐疏离书写,重新体会汉字之美。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情有独钟 写意 搜集 B. 一心一意 写实 收集
C. 情有独钟 写实 搜集 D. 一心一意 写意 收集
2.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相关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处“卯”与“铆”读音相同,均读“mǎo”。
B. ②处可填入句子“将中国书法融入标识设计的创作理念”。
C. ③④两处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
D. ⑤处可填入句子“将‘欣欣中华’修改为‘欣欣家国’”。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以“龘”字为题眼,也是在让日渐疏离书写的我们,重新体会汉字之美,唤醒大家对汉字的关注和兴趣。
B. 以“龘”字为题眼,也是在唤醒大家对汉字的兴趣和关注,避免日渐疏离书写的我们,重新体会汉字之美。
C. 以“龘”字为题眼,也是在唤醒大家对汉字的关注和兴趣,让日渐疏离书写的我们,重新体会汉字之美。
D. 以“龘”字为题眼,也是在唤醒大家对汉字的关注和兴趣,避免我们不会日渐疏离书写,重新体会汉字之美。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处,这里指对汉字蕴含的结构美特别有感情,应用“情有独钟”。“情有独钟”指对某人或某件事特别有感情,把自己的心思和感情都集中到上面。“一心一意”指心思、意念专一。
第二处,语境中侧重的是神似,应用“写意”。“写意”指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求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发作者的情趣。“写实”指真实地描绘事物。
第三处,语境强调有目的地寻找,应用“搜集”。“搜集”,搜寻并聚集在一起,强调目的性。“收集”指使集在一起。
故选A。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全球经济与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已无处不见互联网技术的参与,互联网用户数量早已超过世界总人口的一半。其中,未成年用户占到了总数的三分之一。未成年人正以极其快速的适应能力融入这场数字变革中。与此同时,触网的低龄化特征愈发突出。
无处不在的全球互联与匿名开放的网络世界正在迅速瓦解传统线下社会为未成年人建立的保护屏障,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