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2/28 8:33:5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5080字。

  广西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作家对生活的敏感程度,决定作家作品是否元气充沛,是否与现实距离近,是否有情趣,是否有朝气蓬勃、热气腾腾的生活等等。
  一个对生活不敏感的作家,总是在不断地重复自己,写了几十年还是一个样,写一百篇等于一篇,十年后的作品跟十年前的一模一样,哪怕它的题材不一样,乡村、山川、城市,但从作品中折射出来的思想、情调、趣味以及创作手法、技巧等等,从来没有发生过改变。一百篇等于一篇,那是创作的耻辱,在糟蹋自己时间的同时,也浪费了读者的生命。
  一个对生活高度敏感的作家,会在作品中不断自觉超越自己,每写一个作品都有新的东西,或者是新的语言,或者是新的结构,或者是新的叙事和表达方式。手法的创新还仅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他笔下写的尽管是唐朝,但也能看出作家对于人生、关于世界、关于生活的思考和探究,存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各种复杂关系,充满对人类自身和人类未来发展的终极关怀。
  一个对现实不敏感的作家,他所理解的生活是一成不变、波澜不惊的,对于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件熟视无睹。这种作家不仅不关心生活,而且也不会读书学习,因此也不会思考。他所进行的文学活动,只能称为写作,还不能称为创作。
  作家与生活的关系,应当是左手与右手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的。一个合格的作家,随时对生活保持高度的敏感性。我们所说的深入生活,并不是指非得在某个岗位上工作十年八年,或者在某个乡村待上三年五年。一个敏感的作家,买菜的时候能从小贩的口中收集素材,吃饭的时候能从朋友的交谈中收集素材,甚至一个眼神,一次风吹草动,都有可能被用到笔下。他的思想始终保持在一触即发的状态。往往生活中一个很小的细节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便可以开始飞流直下、一泻千里地创作。这样的作家,只恨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写作,很少有创作枯竭的时候。
  创作需要才华,但才华并非灵丹妙药,才华是额度固定的存款,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有对生活保持高度敏感的作家,才可能把才华变成聚宝盆,才可能凭借才情和勤奋源源不断地创作出才华横溢的作品。
  一个高度敏感的作家,他的世界观、精神境界是发展的、进步的、超前的、与众不同的。面对同一件事情,他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样的作家,面对生活的时候是真诚的,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一样是真诚的。他用真诚的文字表现生活,打动读者。一个作家失去了对生活的敏感,也就失去了最宝贵的真诚。他所构筑的世界哪怕色彩缤纷、奇幻多姿,因为失去了真诚,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小说写得太像小说,是小说的悲哀。真正优秀的小说,其场景是自然而然的,是浑然一体的。作家笔下的生活,是可以在生活中重新被复制和展示的。作家用文字创作了一个立体的世界,这个世界可以用镜头来还原。而那些特别像小说的小说,无处不充满人为的构造,场景、人物和情节如同橡皮泥,他本来想捏一只鸭或者一只鹅,可态度并不严谨,随心所欲,先捏一个鸭头,再捏一个鹅身,接着又捏了一个鸡脚,把这三者生硬粗暴地拼接到一起。他主观认为这就是创造,看似头尾和四肢完整,然而捏出来什么都不是。
  故事好找,细节难寻。一个对生活保持高度敏感的作家,写的哪怕是前朝往事,能够设身处地地为笔下的人物考虑,借助现实生活的体验,借助图书和资料,对故事发生的背景做考古史的研究,还原一种真实,让笔下的人物有血有肉。丰沛的细节是让人物活起来、立起来的关键因素。让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地过正常人的生活,必须依靠细节来支撑。细节,考验一个作家的宽阔、深邃和睿智。一部宏大的作品想单凭廉价的想象来支撑,那无异于异想天开。
  敏感无价,尤其是作家,对生活麻木不仁的人,不可能写出元气充沛的作品。
  (摘编自李新勇《敏感无价》)
  材料二:
  生活中的我是敏感的,常常别人的一个眼神就会引起我下意识的反思。其实这不太好,它让我花费太多心思了。
  生活中发生什么样的事情,特别是引人围观、热闹非凡的事,我内心的触动会更大,很多事甚至不希望它发生。可是,生活是个大舞台,喜剧或者悲剧每天都在上演,谁也阻止不了它发生什么。作为作者,特别是喜欢以小小说的形式描摹生活的作者,这样的敏感有时又是好事,它弥补了我生活的不足,扩大了我体验生活的外延。我要做的,就是拿起手中的放大镜,还原生活的本质,探究真相背后的东西,然后揉进自己的思考,把它呈现给读者。如果没有什么感觉,我会把它们记下来,等着自己静下心,认真思考它的来龙去脉。
  小小说是具有新闻性特质的。关注生活,实际上就是关注新闻事件。曾有理论家定义,小小说是生活的轻骑兵。我想,这样定义小小说的一个特质,是有它的道理的。关注生活或者说关注现实,小小说不能视而不见,装聋作哑,它需要以合适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当然这种声音不是还原生活事件。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有引人深思的观点,想象和夸张也是必要的,这是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的最大区别。
  生活是复杂的,也是多变多彩的,我们时刻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多看到新闻事件背后隐藏的东西,它常常只是一粒种子,需要我们施肥、剪枝,促它发芽、结果。因此,做敏感的人,做生活的有心人,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摘编自田洪波《做一个敏感的人》)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生活不敏感的作家,其作品的思想内涵、情感基调、创作技巧等往往一成不变,因此往往会陷入自我重复之中。
  B.对生活高度敏感的作家,在手法上创新是为了表达对人生、世界、生活的思索和对人类未来发展的终极关怀。
  C.创作与才华的关系,就如同作家与生活的关系一样,是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
  D.高度敏感的作家,具有超前独特的世界观,对事有不同感受,创作真诚动人。失去敏感,则失去真诚,作品如空中楼阁。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个世界可以用镜头来还原”,指敏感的作家创作了一个立体的世界,这个世界是自然的,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被复制。
  B.细节至关重要,对于生活高度敏感的作家而言,他们通过丰富的细节刻画,让笔下人物鲜活地展现出日常生活的真实状态。
  C.材料二表明,作为小小说的创作者,对生活敏感是有积极意义的,而且这种敏感应当与深入的思考和丰富的积累相结合。
  D.小小说与新闻报道,都要求关注生活,对生活高度敏感,小小说不仅要有自己的见解,而且要还原生活事件。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在薛宝钗的生日宴上,史湘云评论说台上的小戏子与林黛玉相似,这让林黛玉感到自己受到了贬低,因而十分恼怒。
  B.列夫•托尔斯泰被俄国的一个真实案件触动,引发了他的深思,进而促使他投入十年的时间去创作《复活》。
  C.出色的摄影师具备一双擅长“捕捉”的眼睛,时常留意生活的变化,并能发掘出别具一格的画面构图。
  D.卡夫卡具有高度敏锐的感受力,能将微不足道的感情成倍放大,这种能力一直压迫他脆弱的神经,让他备受折磨。
  4.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证特色上有何相似之处?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4分)
  5.有人认为,对生活敏感是作家创作的关键。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月黑夜
  杨朔
  秋头夏尾,天气动不动就变颜变色地阴起来,闹一场大风大雨。在这样风雨的黑夜最惯于夜行的人也会弄得迷失方向。
  ①黑暗形成一所无情的监狱,把李排长一群人牢牢地禁锢起来。李排长接到冀南军区司令部命令,过河到滏阳河北岸参加反“扫荡”斗争。他带领一班骑兵在黑夜里转来转去,终于迷惑地下了马。班长杨香武提议先到村里找村长庆爷爷避避雨。到了村里,庆爷爷就领着李排长等人来到一座破旧的祠堂,先安排八路军战士休息。
  第二天雨停了,他们潜伏在村里。到了傍晚,火轮般大的太阳沉落后,暮色苍苍茫茫地袭来,李排长的心境却相反地晴朗起来:他不再担心鬼子的侵扰。过河的事,庆爷爷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