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名校2025届普通高中毕业班12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9860字,答案扫描。
广西名校2025届普通高中毕业班12月模拟考试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
( 一 )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 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 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 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 量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 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新时代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推动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我们要紧紧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坚持马 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顺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展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让全体人民始终拥有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开拓进取的主动精 神、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努力推动文化创新,勇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 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 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民族记忆和民族精神,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 脚跟的坚实根基,也是我们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国 之道、道德理念、人文精神、思想方法等,为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丰厚思 想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多姿多彩是人类文明的本色。正因为各国历史、文化、制度不尽相同, 才需要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新时代,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促进世界文明多 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加强人文交流合作,就是要促进不同文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赓续 人类文明薪火。我们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深化,为解决人 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前进道路上,我们 要加强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国故事,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面 向世界、博采众长,更好地推动中华文明发展进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摘编自孙雷、王慧敏《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新征程上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语 文 第 1 页 共 8 页
材料二:
文明弦歌不辍,文脉绵延不绝。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来到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的平江 历史文化街区,步行察看古街风貌,观看苏绣制作,体验年画印刷,强调“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 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 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
历史发其源,文化铸其魂。源远流长的中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材料一阐述了文化自信对于国家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以及全球文化格局重塑的关键性 作用,并指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文化自信建设方面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B.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勇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求我们党和国家既要不断厚植现 代化的物质基础,也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C. 材料二从历史根源出发进行论述,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与魂,是我们坚 定文化自信的源泉,塑造了我们独特的民族精神,有力地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D. 中华文明就是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的,由上海昆剧团推出的全本《牡丹亭》在中央歌剧院
上演时之所以叫好又叫座,是因为创作者给它注入了全新的时代风采和文化内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 推动新时代文化的繁荣昌盛,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之一,也是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精 神文化需求的应答,更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强大精神支撑。
B. 习近平总书记对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考察和指示,体现了对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视,彰显 了通过文化自信推动国家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的战略考量。
C. 包括哲学思想、道德理念、文学艺术等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它们对于构建国家文化体系、提升国际文化影响力至关重要。
D. 两则材料都强调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材料一侧重于从国家层面阐述文化自信的战略意义, 材料二则侧重于通过批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来树立文化自信。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化创新的一项是( ) ( 3 分 )
A. 某艺术团队将传统戏曲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创作出了一部具有新颖艺术风格和强烈时代 感的戏曲作品,受到了许多年轻观众的喜爱。
B. 中国首款3A 游戏《黑神话 •悟空》,将古老的文物和历史场景进行数字化复原和展示,让玩 家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的魅力及其内涵。
C. 政府为了促进当地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对一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进行了保护性修复 和开发利用,使其成为了一个热门旅游景点。
D. 一群年轻设计师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新性地设计出了一系列既具有传统
文化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趣味的文创产品。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4分)
5.在当今时代,我们如何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新时代文化自信与文化创新?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6 分 )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万柿如意
乔叶
“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到这里才知晓柿子还有那么多品种:磨盘柿、锄头柿、 鸡心柿、火罐柿、水晶柿,也有论口感起名的,如涩柿、甜柿、脆柿、绵柿,我最爱听的还是论时
语 文 第 3 页 共 8 页
令叫的,什么八月黄、雁过红、九月青,有着栩栩如生的画面感,且一听就知道什么时候能吃。柿 子的问题就是不好存放,不过恰也因不好存放,反而置之死地而后生地有了其他出路,或酿成柿子 醋,或晒成柿饼。
旱多柿甜,水多柿大。今年雨水足,看到一树树累累垂垂的八月黄,村里人都说今年得好好晒 些柿饼啦。孟胡子想使的却是另一股子劲儿,他在各种场合唾沫飞溅地跟村民们宣传着柿子文化, 却没有单刀直入,而是先从美讲起。说美丽乡村可不是白得的名号,咱得知道咱们能叫人看见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