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试卷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6300字。
天津市河西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试卷语文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或填写在答题栏内)。在天津考生领取答案
2.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香,具有超越有形世界的特点,尤其是那淡淡的幽香,( ),氤氲流荡,可以成为无影无形的境界气象的象征。中国艺术家重视香,与他们所推崇的以神统形的美学( )有关。清初王士祯咏扬州瘦西湖曾有诗云:“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这两句诗真把瘦西湖的神韵说活了。造园家非常注意这香影的创造,香影是无形的,然而无形是为有形( )出一种精神气质。瘦西湖四季清香馥郁,游人匆匆一过,就连衣服上都染上这异香。这里很少有繁花艳卉的袭人,只有淡香幽影的缱绻。
清人李慈铭写下“山气花香无着处,今朝来向画中听”的诗句。中国画中追求“香”,真是奇妙,到画中“听香”,原是对超脱于形式之外的灵韵的追求。早在顾恺之时代,他就要造录“目送归鸿”的画外之“香”了。北宋画院常常出诗题考那些入画院的考生,据俞成《费雪丛说》记载,当时出了“______________”的考题,很多人画得很复杂。主考官都不满意,其中有一名画者,只是画一群蝴蝶飞逐马后而已,最后得魁。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若隐若现 观念 勾勒
B.似有若无 观点 勾画
C.似有若无 观念 勾勒
D.若隐若现 观点 勾画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画中追求“香”,原是对超脱于形式之外的灵韵的追求,到画中“听香”,真是奇妙。
B.到画中“听香”.,真是奇妙,中国画中追求“香”,原是对超越于形式之外的灵韵的追求。
C.到画中“听香”,真是奇妙,中国画中追求“香”,原是对灵韵超脱于形式之外的追求。
D.中国画中追求“香”,原是对灵韵超越于形式之外的追求,到画中“听香”,真是奇妙。
3.文中第二段画横线处应该填写的北宋画院考题应是哪一句?( )
A.春风得意马蹄疾 B.马蹄踏遍春郊绿
C.宝马雕车香满路 D.踏花归去马蹄香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辨析这些易混词语,一要辨其形,看其异在哪里;二要辨其神,注意使用上的细微差别。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学生要明确病句的类型,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句子成分的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然后结合具体语境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可以定义为正面的情绪或者具有正面向上价值的情绪。情绪的认知理论认为,“积极情绪就是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取得进步或得到他人积极评价时所产生的感受。”由此可见,积极情绪就是经历了内在、外在的刺激,正确地解决了问题,达到某种成功与满意度,满足了个体的需求,感觉到个体的存在价值伴有随之而来的愉悦的心情与感受。积极情绪并不是消极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