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爱学语文》阅读

作者:广西 全州二中 杨多校  时间:2006/11/22 14:53:0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718
  我最爱学语文
  古华
  记得二十七年前,我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班主任在我的学年鉴定书里写了一句话:兴趣过于广泛。的确,我少年时代虽经过了一段艰苦生活的磨练,但上中学后,爱好甚多,兴趣颇广。我爱好美术,是学校国画小组的成员,美术老师讲我的风景画有自己的理想,有三幅习作还参加过县里的美展;我爱好体育运动,喜欢打球、短跑、跳高、跳远,学校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我虽然拿不到名次,却也是班级的田径运动员;我爱好音乐,吹口琴,拉二胡,弹秦琴,虽不知爱情为何物,却喜欢跟小伙伴们在晚饭后散步时,扯起喉咙唱什么“美丽的姑娘我见过万万千……”;我还爱好写诗(其实是顺口溜),曾给自己取过两个笔名,一个叫“逍遥”,一个叫“罗禾波”,被不少小伙伴们取笑过。我的史、地成绩常常是满分(那时是五分制),数学作业本则因做得规整干净,而被数学老师拿在课堂上作示范。唯有语文成绩总是不好不坏,顶多得个四分而已。我喜欢看小说,杂书,不喜欢死记硬背,也不喜欢听课文分析,一篇文章常常被人为地分割成几段几块,软的变硬,活的变死,索然无味。再有,就是不大按照老师的规定写作文,我不喜欢写议论文,而爱写记叙文。我经常幻想着到月球上去建造玻璃城,嫦娥如何来到玻璃城里做客等等,小脑袋里常常充满了各种离奇古怪的形象。
  其实,在这许多爱好中,我最爱的还是语文。虽然我的数学学得还不错,能把作业做得一丝不苟,规规整整,考试得满分,但缺乏一种自觉的热情、想像的热情,不能在数字、逻辑的原野上驰骋……唯有学习语文,我有一种自发的热情、想象的热情。我热衷于事物的形象性,语言文字的形象性。而且学习语文,工具最简单:可以借阅的图书,并不昂贵的毛笔,自来水笔,记事本。
  从初中二年级起,我便担任了校学生会的学习部长。学习部长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每两周以学生会的名义出一期黑板报。由各班级供稿。但稿源常常不足。我便用自己写的短诗来填空、补白。我十分热衷于这项工作,几乎每个星期六的晚上和整个星期天,我都用于黑板报的编排和抄写了。这一来练笔又练字。那些署名为“逍遥”和“罗禾波”的小诗、小快板、顺口溜,便是发表在这黑板报上的。
  在语文老师面前,我可能是个不合规范的学生。但几乎每一届语文老师都颇怜惜我,器重我。记得有一次,学校举办全校性作文比赛,我得了第二名,而校长朱笔批点的评定,却似乎胜过了第一名:“此生文笔生动流畅,想象丰富,具有写作才能。”得奖的十篇作文,依次张贴在教学楼的走廊上,任老师、同学、家长们来浏览、观赏、评点。这真成了学校里的一件大事。而我的那位平日总是绷着脸的语文老师,竟把我找到他的备课室里,拉着我的手说:“罗同学!你替全班同学争了光,也是替我争了气!但你要戒骄戒躁,经得起表扬。李校长都讲你有写作才能!”说着,这位语文老师竟激动地红了眼眶……亲爱的语文老师啊,学生只得了个作文比赛第二名,你就如此高兴,如此激动,你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这金子似的情怀,金子似的企望,二、三十年来一直滋润着我,激励着我艰苦地跋涉、攀登、成长。这几年,我由于《芙蓉镇》、《爬满青藤的小屋》、《金叶木莲》等小说习作,先后获得包括“首届茅盾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在内的八种文学奖励。得奖之余,我常想,假如我的那位平日里绷着脸的语文老师还健在的话,他从报纸上看到了有关的报道,真不知会高兴成什么样子呢!他也许会眼含热泪,拉着我的手说:“罗同学!戒骄戒躁,为攀登文学高峰,奋斗不已!”可是去年十月,我陪同著名英籍汉学家、翻译家代乃迭,访问我的那个小山城的母校——嘉禾县一中,没有见到那位语文老师,甚至连他的名字,都被人忘记了。
  回忆中学时代,我学习语文,有两点体会:一是在学好课本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多读书;二是养成勤写日记的习惯,学生时代,应天天写,天天记,这是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的关键。
  作家简介:古华,著名作家。1942年出生于湖南省嘉禾县一个农村。他在乡村田间走过自己的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他读过农业专科学校,当过农业技术员,在乡村里生活了十几年,古老的农村小镇,苍茫的林区风光,淳朴的民风,石板街、老樟树、吊脚楼、红白喜庆、鸡鸣犬吠等对古华有一种古朴的吸引力和历史的亲切感。与农民长期的共同生活打下了古华创作的深厚基础。古华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62年开始发表小说。代表作有《芙蓉镇》、《快乐菩萨》、《水酒湾纪事》、《土地爷》、《爬满青藤的小屋》、《金叶木莲》等,并获得“首届茅盾文学奖”等十余项全国性文学大奖。
  文句赏析:古华作品文句清新自然,乡土气息颇浓,常常不事雕琢,而且多从乡土创作及民歌作品中吸取养份,丰富自己的语言和题材。他的作品多取材于农村生活,取自乡村小人物的生活经历,故十分贴近小城镇市民和农村平民生活。
  本文较注重寓理于事,将叙事、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叙事轻松如闲侃,如莺歌于耳,动人怡情;回忆如说故事,娓娓而谈;说理似自勉,又似劝人;抒情真挚诚恳,感激中略有怅惘,感人至深。比如:头首一段先回顾自己的爱好广泛,既能让人看到作者的自信,又让人感到亲切得体,像与老友闲侃;后委婉地批评当时语文教学中的弊病,有否定,但语言中肯,刺而不痛。文章对于当前中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的只重视课堂学习,而轻视课外实践活动的现象也有相当的警示作用。如第一段写作者当初有过那么多的爱好,而每一方面的爱好都有相当的成绩;第三段,写作者热衷于参加实践活动,既练笔又练字,获益匪浅。文章后半部分着重写了作文获奖,老师兴奋的事,自然地流露出对语文老师的感激与怀念,字里行间包含深情。如:“……亲爱的语文老师啊,学生只得了个作文比赛第二名,你就如此高兴,如此激动,你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这金子似的情怀,金子似的企望,二、三十年来一直滋润着我,激励着我艰苦地跋涉、攀登、成长。”又如:“假如我的那位平日里绷着脸的语文老师还健在的话……可是……没有见到那位语文老师,甚至连他的名字都被人忘记了。”一种怅然之失紧紧的扣击着读者的心,不禁令人潸然涕下。文末总结自己学习语文的两点体会,对我们中学生朋友,更是大有启发。
  读读想想做做:
  1、 文章开篇部分先写自己有多种爱好,并且都取得过很好的成绩,这有什么用意?
  答:                                                                     
  2、 作者批评了语文教学当中存在的那些弊病?对此你有何看法?
  答:                                                                     
  3、 依据上下文推测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索然无味:                                                                 
  离奇古怪:                                                                 
  规规整整:                                                                 
  滋润:                                                                    
  4、 读第二段画线的语句,将它的意思归纳成一个警句。
  答:                                                                       
  5、 文章的后半部分写了几件小事,你从中受到了些什么启发?
  答:                                                                     
  。
  阅读参考答案:
  1、 广泛的爱好是成才的关键,写这些是为了突出爱语文,文题中有个“最”字,说明那么多的爱好,都不是最大的爱好。
  2、 课堂上的繁琐过细的分析;人为地将文章分层分段,归纳段意层意;死记硬背;作文中过严的限制,太多的条条框框等。看法略。
  3、 索然无味:毫无趣味。   离奇古怪:稀奇古怪的大胆的想法。    规规整整:书写清洁工整,认真仔细,并且合乎要求。   滋润:长久的鼓励与鞭策,给人以自信。
  4、 热情是最好的老师。或者:热情是智慧的翅膀
  5、 略。只要能结合最后的两点体会来组织答案即可。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