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初二女生推上了“流浪”路?(图)

作者:不详  时间:2006/2/28 13:22:37  来源:南国都市报  人气:1074

  杨先生望眼欲穿盼女儿回家 
  临高临城中学16岁的初二女生杨丽(化名)自开学之日起,既未到学校上课也没有回过家,离家前她把180元上学费用还给了父亲,她的父亲找遍全城也没见到女儿的踪影,他认为是学校未接受孩子报名伤了孩子的自尊心,焦急中,他向本报求助——— 
  家长讲述:离家前她曾拿钱到学校报名 
  杨丽的父亲向记者讲述女儿出走的经过:5月15日那天是学生到校报名注册的日子,上午,16岁的女儿杨丽向她要了180元钱,说到学校交费报名。当天晚上,杨丽没回家,她把刚带走的180元钱交给她的一个妹妹,托她把钱还给爸爸。从此她便再也没回过家。杨先生说,女儿离家时身上没有一分钱,这些天她不知怎么过的,最近他找遍了全城的网吧,从没见过女儿的踪影。他向女儿的同学们打听,大家说她一直没去学校上课。 
  女儿离家多日未归,杨先生却一直未向公安部门报案,他说,拐卖、绑架等可怕的事不会在他的女儿身上发生,他曾向好几位与女儿要好的女孩打听,同学们说,最近这几天时常看到她在街上逛,但她一直有意躲着家人,就是不回家。 
  家长质疑:学校为什么不给孩子报名? 
  杨先生讲了这样一个细节:杨丽的妹妹把报名的钱还给他时,曾对他说,姐姐不回家的原因是老师不给交钱报名。“我估计她是没报上名,怕我打她或者骂她,才吓得不敢回家的。”杨先生最感困惑的是,学校为什么不接受杨丽报名呢?他对记者说,上学期杨丽曾经很伤心地对他说,她想到临高中学对面的运动场上看文娱晚会,向班主任符老师请示时,老师居然理都不理她。杨先生认为,学校老师之所以对他的女儿另眼相看,是因为上学期他曾对学校收费问题公然提出质疑。 
  “我的女儿处于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什么权利拒绝接受她报名呢?”杨先生愤慨地说,女儿即使违犯学校纪律,也不应该在开学时与她“算账”。他最难以理解的是,女儿离家这段日子,学校从没与他联系过。而他自己,也没有主动向学校反映过此事。他说:“我就是要看看,我的女儿这么多天不去上课,学校会不会与我联系,提出处理意见。如果学校一直不过问的话,那实在是太不负责任了。” 
  学校校长:杨先生的女儿是个问题学生 
  21日下午,记者在临城中学没找到杨丽的班主任符严老师,于是先和他打电话联系。当记者说出这个学生的名字时,符老师居然把学生的名字说错了一个字,还说,这名学生已不在他的班里了。 
  记者找到该校林鸿跃校长,林校长说,开学已有一周多了,学校对未及时归校的学生人数进行统计,发现符严老师的班里有2名学生未回校上课,其中一个学生生病了,另一个学生大概就是记者所说的“失踪”的学生了。 
  杨丽的班主任老师及学校政教处负责人对记者说,这名学生非常调皮,不听老师的话,曾打坏过教室的门,又常逃学、打架,甚至勒索同学,学校曾多次把她的父亲叫到学校来。“她犯错误后,她的父亲常打她,有一次这位父亲在学校办公室里发火要动手打女儿。”学校林校长说:“是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对头,学生才离家出走的,这与学校一点关系也没有。”林校长还一再对记者说,学校不可能不让学生报名注册。 
  学校政教处王主任讲述当时的经过说,这学期学生来校报名注册时,学校要求平时表现很差的学生请家长来学校,其目的是想让家长知道孩子在校的表现,配合学校教育学生。当时有好几名学生把家长请来过,并不是针对杨丽一人。 
  当记者问及杨丽一直未归校,学校为何不主动与家长联系时,杨丽的班主任老师不是避而不答就是说,并不是所有家长都留有电话。 
  记者探访:“失踪”少女在校园周边活动 
  当记者来到临城中学采访杨丽“失踪”一事时,事态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杨丽的几位同班同学说,杨丽虽然不在教室上课,却经常出现在校园附近,刚刚还看到她出现在学校小卖部里呢。 
  当天下午4点10分,记者来到临城中学角落处一间小卖部,小卖部老板说,他认识杨丽,她最近很久没来过小卖部了,刚刚来这里站了一会儿,什么东西都没有买就走了。杨丽的父亲失望地说,这孩子肯定是看到他在学校里,吓得赶紧跑了。 
  下午4点30分,记者与临城中学政教处王主任来到杨丽的家里,家门紧锁着,没有一个人在家。杨家的邻居对记者说,最近几天的确没看到杨丽回家。杨丽的父亲说,他太了解自己的孩子了,她没有到网吧等场所乱逛,一直在学校附近活动,说明她是很想上学的。 
  专家观点:学校和家长应及时沟通 
  海南省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林泽龙说,与杨丽“失踪”相似的案例以前也发生过,其中一重要因素不可忽视:那就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脱节了。学生在校表现如何,学校老师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而不该在开学时“算总账”,不请来家长不给报名,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因为,学校老师是没权利把学生拒之门外的。 
  作为教育工作者该反思的是,以前老师家访不鲜见,如今却很少有老师家访了,学生进步不去请家长来分享喜悦,学生犯错误才想到请家长,这样会给家长造成压力,随后会把这种压力转嫁到学生身上。作为学生家长,应该耐心细致地教育孩子,要对孩子的学习和日常表现做到心中有数,遇到问题能理智对待,而不应该非打即骂。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变化处于最激烈年龄段,容易逆反、急燥,此时由于学习负担加重,孩子们需要家长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他认为,当务之急是通过各种渠道把离家的孩子找回来,对于16岁的少女来说,在外流浪是很不安全的。他建议家长与学校尽快做好沟通,先不要追究谁该负责任,家长要迎接孩子重回家庭,学校老师也不要再责备她了,把孩子接回来后,家长和老师可以安排时间,与她耐心交流,帮她解开心结。 
  父亲的心声 
  “女儿快回来吧,爸爸不会再打你了” 
  由于担忧女儿的处境,杨丽的父亲焦虑万分。他想对女儿说这样的话:女儿快回来吧,爸爸不会再打你了,你长大后会知道多学点知识的好处的,我也会一直支持你上学的,正因为恨铁不成钢,我生气时才会打你,希望你能理解爸爸的苦心,接受爸爸的道歉,当个好学生。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新世纪335 于11-18 12:33发表评论: 第1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