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叹之中显真情

作者: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 董和平  时间:2016/6/12 10:56:16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590
  中国古典诗词星河灿烂,异彩纷呈。送别诗是其偌大花园里的一方风景。
  送别诗一般畅叙情谊,追忆往昔,抒发离情。然而,李白的《蜀道难》却匠心独运,不落窠臼,把吟咏“蜀道难”作为主线,把深情融入其中,化为任性而出的“三叹”!
  一为感叹。“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唉呀呀,多么高峻呀!蜀道的艰难,简直比登天还难!开篇就感叹蜀地之高峻,起语激越豪迈,先声夺人。其后整段就围绕“高峻”二字大写特写蜀地雄伟高峻的地形地势。“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上边有迫使太阳神的车子掉头的高峻山峰。山峰有高,高到什么程度,直插云霄,太阳神的车驾也不得不调转车头。想象多么奇特,夸张多么够味呀!“无限风光在险峰。”如此高峻之地,想必也风光无限。这怎能不令人由衷地热爱和赞美。这感叹中有对朋友的接引和邀约。
  二为悲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无限风光总是与险恶相伴而生。奇伟瑰丽的风景令人神往,但也会给游览者带来极大不便。“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雄飞雌从的双飞鸟在参天的古木间来回的飞,不时发出令人悲伤的哀鸣;有月之夜,子规声声啼叫,在空寂的群山间回荡,不禁令人愁绪顿生。雄奇壮丽的山川,变成了悲愁的穷山恶水!无怪乎,诗人要发出“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的诘问。这悲叹中有对朋友的劝诫和提醒。
  三为忧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常咨嗟!”蜀道艰难呀,真比登天还难,回首向西望去,不禁让人惆怅叹息。蜀地高危险峻的地势也使它成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然屏障,冲要之地,容易发生叛乱之事,从而出现“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的惨烈景象。如此情景,怎能不产生深深的忧虑和叹息。这忧叹中有对朋友的担忧和关切。
  《蜀道难》作为送别诗,未语朋友情谊,不言送别之意,未抒离愁别绪,却让人能够感受到对朋友的浓浓深情。由此可见,李白炉火纯青的才艺,任意挥洒的风尚。这真是:
  感叹,悲叹,忧叹,叹叹关友;
  热情,愁情,幽情,情情动心!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