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声说话

作者:不详  时间:2013/4/2 0:00:13  来源:597822370转发  人气:2925
  早上坐公交,车上两个白领在拥挤的车厢里视若无人,大声地聊天,张家长,李家短,吵的还没有从睡眠中彻底苏醒的人们都不得不睁开睡意朦胧的眼睛;在饭店吃饭,环境幽雅,高朋满座,邻座上的嘉宾,高谈阔论,如同广场宣讲;下课的课间,教室里人声鼎沸,如同菜市场一般.......    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学习场所,我们都会碰到这些烦心的事,闹心的人,而他们的共同之处就在于不会小声说话。
  “真懂的人不需大声叫”达芬奇曾这样和朋友们这样说过,小声说话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素质和道德修养。中国人历来是个讲究含蓄的民族,改革开发以来,含蓄还像变成了无能的表现。争相表白,强出风头成了展示自己的手段。似乎是学外国人,好像外国人都是张牙舞爪的家伙,其实人家更注意自己的风度,说话的声音就是风度的具体体现。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发现小声说话不仅是一种好的习惯而且与人的健康有着一定的联系。
  “想长寿吗?那就尽量小点儿声说话”,美国《预防》杂志刊文称,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会不由自主地大吼大叫、火冒三丈,但这样很可能影响免疫系统。文章建议,如果想让自己活得更好、更长些,平时就要尽量小点儿声说话。洪昭光教授曾说:“高声说话对老年人而言危害极大,他们说话声音每提高一次,就是对身体的一次刺激,此时老人心跳势必加快,一系列潜在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随时可能发作,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
  在土库曼斯坦有个叫尼科内伊夫的小村庄,村内老人寿命过百者不少。人们探讨该村长寿的秘密,原来是低声说话。村内不论男女老少说话的声调都很低,无人大声喧哗,更没有人吵架骂大街。村上还颁布了村民公约,规定大声喧哗和制造巨响属于违法行为,屡教不改者将被视为犯罪,受到严惩。村民都自觉遵守公约,人人低语相处,个个心情愉快。该村成了远近闻名的“低语长寿村”。
  所以一个人平时讲话应当是和声细语,方显文明礼貌。特别是在公众场合讲话,尤其要降低分贝,以不污染别人的耳朵。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