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保障学生主动参与“三部曲”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重要渠道。在课改之风吹遍大江南北,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之时,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我校根据政治课思想性、理论性、时代性强的特点,结合本校学生不重视、不想学、太难学政治的情况,特在高一实施政治课改“三部曲”,以求达到目的。
(一)课前——充分准备
我校学生由通学生和寄宿生组成,我们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和喜好,将他们分成不同的组,分派不同的任务。一、通学生组:他们负责采集当日或本周的国际国内要闻、或大浦街要闻,主要通过网络、电视或耳闻收集。二、校讯组:他们负责采集当日或本周的校内师生教育教学要闻或学习、生活要闻,主要通过公布栏、广播或板报收集。三、报社组:他们负责采集当日、本周或本月湖南、衡阳要闻或报道点评,主要通过报刊和阅览室阅览收集。四、宣传组:他们负责剪辑前几组收集的相关材料,发挥他们的特长,及时将其公布于班级“瞭望台”中,供全班同学欣赏。五、播报组:他们负责将宣传组剪辑的材料,根据我们每堂政治课的内容需要整合,在政治课堂前五分钟里,献上一段时政新闻播报,播报与课堂内容有关的时政材料,这样就将他们全部调动起来,让他们各施其职,各尽其能,优劣互补,挖掘潜力,群策群力,新鲜生动,倍感珍惜。
(二)课堂——有序进行
充分利用好播报组的新闻快播,例如将《多变的价格》时,播报员可能采集到很多商品的价格变化、波动的幅度、人们的反应以及国家的反应等等,由此学生肯定有很多想法,就此带动学生共同参与、思考、探寻,进而得出结论。例如思考该商品价格为什么会上涨?上涨后会有什么结果?销量如何?人们是如何反应的?其他类似商品价格如何?销量如何?估计这价会维持多久?以后会怎样变化?为什么?我们该怎么应对?••••••等等。在班里,可按学生座位分组讨论,探讨解决问题。也可以举行类似“记者招待会”的形式,开展答记者问来解决问题。但要注意,此时学生讲解过程中可能出现非政治术语,或者可能比较散,甚至学生有不满情绪,作为老师要善于捕捉信息,立马引导学生换句子、换角度、换种思维方式或教师自己纠正补充。一定要让学生把想说的说出来,有时难点、疑点、盲点、误点就在此“柳暗花明又一村”,与其去寻找陈题帮助学生过关,还不如现炒现卖,惟妙惟肖,印象深刻。这样一来,比起我们举例说大道理授课,要求记笔记等这种方式学生有兴趣得多,效果好得多。
(三)课后——及时检验
课上完了,老师要检验的方式通常有很多种:一、总结提问。二、课堂作业。三、课后作业。四、考试。我们不难发现:题出容易了,没意思;出难了,学生做不出,结果是老师自己做,仍然是考老师自己,于是觉得没趣。反正总之是脱离不了“考试的法宝”,我们学校就此转变做法,让学生自己出题,这样学生基础不同,知识面不一样,所以试题材料也会不同,试题难度也会不一样,于是就会出现基础题、迁移题、综合题,也就适合了我们小考、学考、高考不同层次的训练。同时,有利于体现公平,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教师加强自身素质的锻炼,正所谓教学相长。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建立班级“原创题”试题库,我们月考、段考等可以进行选用,与此同时,对于选用的试题的出题者给予小小的奖励,想必学生政治学习、参与的劲头会更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于我们这样的生源、大班额,要实施、要坚持,确实难度很大,但我们坚信“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2012年11月15日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