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阅卷现场报告

作者: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中学 侯夫强  时间:2010/12/28 11:35:00  来源:变脸天使转发  人气:1390
  紧张有序的中考阅卷工作已落下帷幕,笔者有幸参加了今年我市中考作文的阅卷工作,经过8天(6月18-25日)的奋战,已宣告结束。下面我结合阅卷情况,就今年考生作文状况作一评说。
  一.总体评述
  今年我市中考作文题为《发现诗意》,属命题作文,文体自选。此题旨在考查广大考生的审视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运用能力、布局谋篇能力、书写能力等综合能力。
  今年我市有近4万名考生参加了中考,从这次中考阅卷中,我们看到不少思想深刻、构思精巧、见解独特、语言优美的考场佳作,其中满分作文约有20余篇,洋溢其间的是学生深厚的文学功底。今年的作文定量评分标准是内容(审题+立意+内容+情感)20分、表达(文体+结构+语言)25分、文面(书写+卷面)5分,总分共计50分。阅卷时给分较为宽松,分为四个等级。一等作文在45-50分之间,要求中心突出,内容具体深刻,语言生动准确,结构严谨,构思新颖、巧妙。二等作文分别在40—44分之间,要求中心明确和基本明确,语言表达尚好和基本通顺,构思新颖和结构完整。三等四等作文分数分别在33—39分和0—32之间,内容分为基本切题和偏离题意,语句不通顺和文理不通,结构层次有问题。本次作文评卷打分,一类作文约占12%,二类作文约占49%,三类作文约占26%,四类作文约占13%。
  在评卷中,卷面分能得到5分的并不是很多,我们看到卷面整洁、书写清晰美观,令人赏心悦目的作文,为数不多,约占30%,而更多的是字迹不清,书写潦草的卷面。为此,我们呼吁广大中学生,应注重培养自己的书写能力。
  二.作文中出现的典型问题
  下面,我把本次阅卷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罗列一下,以供同学们思考分析、引以为戒。
  1.忘记写题目或乱写标题。约有3%的学生如此,明明是命题作文“发现诗意”,有的学生偏偏把它当作话题,另拟题目。
  2.滥用题记或小标题。约30%的学生有这种喜好,恰当地运用题记和小标题,能凸现全文的中心,但有约12%的学生使用的题记与内容不相吻合,小标题也不够凝练,与“诗意”毫无关联。
  3.引入语过长或抄袭提示语。有32%的作文出现了这种现象,导入语写得太多,如同烂婆娘的裹脚布,写到七八行还没进入正题,真正的主体部分不足正文的三分之二,有的考生干脆又把题目中的提示语抄了下来。
  4.字数太多,不能及时收尾。约有10%的作文,作文格用完后,又在试卷的空白处书写,远远超过了规定的字数,有的结束语用了四五个自然段。这种情况虽然较少,但也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
  5. 内容空洞,切题不准。有50%的学生选材缺乏新意,平铺直叙,缺乏真情实感,所写内容给人空洞无物的感觉。有30%的学生所写内容与“诗意”无关,开头和结尾都没有点题,不能切合题意。
  6.语言干瘪乏味。有的考生只把自己熟悉的事情叙述下来,很少有自己细致观察得来的并融入了自己情感的描写,缺乏在记叙中穿插描写、抒情、议论。有的同学写议论文,所引用的事例、名言警句与“诗意”没有丝毫关系,文不切题,论述也缺乏力度。
  三.精彩纷呈,亮点多多
  尽管在阅卷中,看到了作文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但也不乏哲思悠远、构思新颖、语言优美、精彩纷呈的佳作。这些佳作字字珠玑,句句精美,篇篇锦绣,宛若颗颗镶嵌于广浩天宇的耀眼明星,流光溢彩、熠熠生辉,让中考的星空更加绚丽迷人、诗意盎然!
  1.诗词入眼亮点闪。有的佳作恰当地引用了古诗词名句,收到了诗文合一的效果。
  如一考生的满分作文《发现诗意》中“诗如酒,词如酒,唐诗宋词似美酒。畅饮后,别是一番滋味在唇齿中留存,那是诗意!欣赏苏轼的豪情,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抒发了多少豪情壮志;一首‘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回顾了多少凄寒悲怆……”“‘蓦然回首,那人却是灯火阑珊处。’当我们回首生命历程时,你会发现有一样东西而伴随着我们的成长,那就是母爱。”这些富有变化的句式,信手拈来的诗词,显示了小作者深厚的古典文化功底,吸引了阅卷老师的注意。
  2.妙用题记巧点题。考场作文由于时间与篇幅的限制,开头讲究简洁、生动、优美,巧妙点题。妙用题记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如一考生的满分作文《发现诗意》的题记是这样写的“忘记了月饼,忘记了桂花,忘记了镂空灯笼”,唯独不能忘记的是这三年来充满诗意的点点滴滴。”用巧妙优美的语言,点明题旨。另一名考生则以“黄昏的街角,蓦然回首,窥见了一缕诗意”为题记来点题。还有的考生以“生活不是缺少诗意,而是缺少发现诗意的眼睛。我在寻找诗意的美,她就从牧童的笛中汩汩的流淌出来”为题记,直接引入正题。这些题记都是相当不错的。
  3.巧用修辞增文采。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能使语言平添许多文采。如枣庄一考生的满分作文《发现诗意》开篇是这样写的:“不必选择伤感的雨,不必留恋多情的风,不必惊叹于绚烂的彩霞,不必钟情雨后的彩虹……因为此等美在我们身边总是随处可见——只要你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充满诗意的场景便总会展现于眼前。”他(她)以排比的修辞格开头,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文章顿生百媚。而另一位考生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开篇:“樱桃红了,艳若赤玉。苹果黄了,灿若太阳……”形象生动,优美流畅。
  4.名言警句丰底蕴。考场作文恰当地引用名言警句,能创设一种诗意的氛围,让文章富含文化底蕴。如“世界美学大师罗丹说过‘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即是诗意,只要你有善于发现美的‘灵魂的窗户’,生活便处处是诗意。”“‘望长安,是前世的尘缘;忆江南,是今生的纠缠;别亦难,从来沉默不计较长短,不愿如风如月,只愿如花般绚烂……’璀璨,弥漫,在那浅淡的心跳中道出温情的诗篇。”这些精美的语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强的感染力。
  5.运用标题吸引眼球。考场上若把文章的内容细分为几大部分,每部分都以凝练的小标题加以统帅与凸现,则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好奇心,引起其关注。本次作文有很多考生运用了小标题式,如“教室里——古韵悠长、校园里——诗意点点、课堂上——诗意悠悠”;“星空闪耀诗意盎然、母爱伟大诗意蕴含、“师恩难忘诗意飘香”;“思无邪、爱无言、别无声”……这些小标题的运用使,全文内容一目了然。
  6.余音绕梁意无穷好的文章结尾能产生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艺术效果。枣庄某一考生的结尾是这样写的“轻轻睁开双眼,我发现人生更明亮了。青春像烟火,不断地燃烧照亮了这一段中最美的那一段……”篇末以比喻,收束简练而韵味深长,产生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文章评论

共有 3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sjobpzzvof 于11-08 22:42发表评论: 第3楼
  • 5bs7Ll , [url=http://ugnojjfdnkju.com/]ugnojjfdnkju[/url], [link=http://ovwrkeawnfip.com/]ovwrkeawnfip[/link], http://xjeozdgniega.com/
  • cadqks 于11-07 17:25发表评论: 第2楼
  • sDfmto a href="http://mwmhwjmnkkpy.com/"mwmhwjmnkkpy/a
  • Fats 于11-07 07:59发表评论: 第1楼
  • AFAICT youve covered all the bases with this asnew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