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最后阶段复习实施方略

作者:佚名|  时间:2004/5/16 10:50:34  来源:糊南浏阳三中  人气:748
 
一、整体计划(4月10日—高考前)
1、综合短训期——4月10日—4月24日
重点:一天一套题——为下一阶段的针对性模拟训练排查,确定提高点
目的:1)培养题感:  
确定时间的分配:整套试卷的时间分配
每一大题和每一小题的时间分配
明晰知识点的组合:25道小题的知识点排列和类别
熟悉做题的程序:像一个熟练的工人操作生产线
           2)积累感觉:
做题时顺手与不顺手时的感觉
确定顺手与不顺手时答案的正确率
明了良好感觉与正确率的关系、不好感觉与正确率的关系
           3)查漏取舍:
整合做错的题所考查的知识点,重点是经常错的。
            分析这些错题的原因,确定其在短期有无提高和改正的可能
            能在短期改正并提高的——严打(下功夫保证必须过关)
            不能在短期内改正或无提高的余地的——舍弃(毫不可惜)                  
2强化能力提升综合长训期——4月24日—5月20日
重点:一周两套题   只做一篇作文
      精讲精练  举一反三
(关键是方法和规律方面的点拨和总结。
例如1:这首诗的第一句是写景,有什么作用?
点拨:遇到这类题有基本的两方面可考虑——营造氛围、为了抒情的需要
例如2:这篇文章或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点拨:遇到这类题,头脑中首先反映的是四个字——喜、怒、哀、乐;然后根据文本定位情感,再具体结合文本回答)
目的与观念:能得到的分决不丢失
            得不到的失决不可惜
3考前的适应性训练——5月21日—高考前
重点:调试心态   保持语文感觉   不刻意的做新题
1) 做一遍前三年的全国高考试卷
2) 翻看课本和笔记
3) 翻看高三做过的试卷
二、试卷的训练模式和教师的评点模式
观  念:还课堂时间和教师的时间给学生
语文课只用语文时间——课堂、语文自习课、早读
让学生充分发问
试卷的训练模式:
              1限时做第一卷  课下做第二卷
2限时做第二卷  课下做第一卷
3限时做全卷  做完即发放答案
4课下做全卷
5课堂上学生边做边问
教师的评点模式:
       1限时做第一卷  教师公布当堂答案,然后有重点的点评
       2限时做第二卷  教师抽改  学生互改 教师点评
       3限时做全卷  发放答案 由学生自改后确定教师点评的内容
       4课下做第一卷或第二卷或全卷,课上学生问,教师用最后的15分钟左右的时间做针对性的点评
       5课堂上学生边做边问的,教师利用最后的10分钟左右的时间提出指导建议
       6每一套试卷做完后教师明确该试卷中有价值的试题号码,以备最后的翻看
三、            
文网上评卷的最后注意点
重点:
1文面与形式方面的要做到位(包括错别字与标点)
2练习用黑色的签字笔做题写作文(让不习惯用黑色的学生习惯起来)
3答题规范,不超过边线
四、             后阶段学生的心理调试
1增强自信心:(多肯定与鼓励)
试卷的选择上——易(不做难、偏、怪题)
作文的批改上——宽(有意识的往上提分)
语言的运用上——暖(千万不说:到这个时候了你还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可以换一种说法:幸好这个错误现在出来了,正好可以改改。)
打分的选择上——正(给正分不给负分,从视觉上给学生满足感)
2减少非智力上的失误:(不刻意做题、不随便找事)
急躁的心理——做题不顺的时候
占便宜心理——自己做完后有意无意的看别人答案:不管对方是不是比自己强,一味的相信别人,随便的更改自己的选择
猜答案心理——做完后看答案的排列顺序,功利的猜命题人的答案排列顺序,无原则无理由无根据的改动自己当初严谨审慎的选择
3强调整个卷子上形式方面的东西:
      写满、选完、涂好、写够
4教师要上好临考前的最后一课
内容:
1)  考前准备——身体、生活、用具
2)  语文卷的答题过程
3)  一段鼓励的话
五、最后阶段教师的心态调试:
1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以良好的心态影响学生,减轻学生的压力
2不轻易在学生面前说高考制度的糟糕
3不轻易说高考题的瑕疵
4不轻易否定试卷中的某道题
5相信自己的能力,付出总有回报
6不奢求在最后点石成金,但一定是无愧我心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