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

作者:甘肃省民乐县第三中学 田 锋  时间:2009/11/21 9:54:09  来源:minsanzhong 原创  人气:695
  摘要:
  语文源于生活。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工具学科。其思想性强,是因为它包含有思想情感、道德情感等众多因素,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思维能力的培养,语文课堂尤其应该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课堂。
  关键词:
  新课程  新理念  新教材  新方法  生活  品质  思维能力  自信心  成就感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方法”这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再熟悉不过的一句话。新课程改革以来,这“四新”成为了所有教育工作者揣摩与研究的对象,突破这“四新”就意味着把握了当今课改的方向,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我认为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这样的课堂。
  一、生活的课堂
  语文源于生活。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正如刘国正先生所言:“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头。”语文是天然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生活的。因此学生学习语文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语文。因为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学习的课堂,看报刊杂志、听广播、看电视、听别人谈话、读中外名著、游山川河流、打电话接待客人、写留言条申请书、浏览商业广告和阅读产品说明书,无处不可以学习语文。我还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观察周围的社会、生活,捕捉自己内心细腻、微秒的情绪和感情的波动,做社会生活的有心人。当学生尝到了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乐趣时,就会明白生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明白语文学习的课堂有多大。
  二、培养学生品质的课堂。
  语文课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工具学科。说其思想性强,是因为它包含有思想情感、道德情感等众多因素。这一性质决定了语文课的任务既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落实新课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可通过作者介绍、写作背景介绍、名言警句、创设情景、阅读教学等方式进行思想教育。如教学《故宫博物院》一文时,我首先给学生介绍了白宫、克里姆林宫等世界著名的宫殿建筑,让学生领略异国风情,然后说:“故宫,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让学生就“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说出一两个成语,如:“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等。通过这样的导入,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动机,调动学生内心的积蓄、隐埋的情感,从而认真地去阅读,体会,去感悟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在阅读教学中也可以渗透思想教育。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美文,对学生不仅起到一个示范作用,更是思想教育的好教材。因此,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要时时处处重视德育,如:学习《背影》这一课时,最震撼人心的是父亲给儿子买橘子时的背影,这个背影曾经感染过几代人。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查阅“蹒跚”一词的含义,再通过表演了解这一动词。然后让学生闭目遐思,勾勒画面,许多学生眼前都会出现这样一个画面:一个身着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肥胖的身影正蹒跚的翻越铁道,回来时疲倦的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在学生体会这种父爱的同时,我又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在顶风骑车时的感受,两相对照,更见父亲买橘子的艰辛。从而使我们深深的体会到父爱的伟大和无私。让学生感受到亲情的伟大。语文课堂渗透思想教育,会让学生终生受益。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课堂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思维能力的培养,语文课堂尤其应该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课堂。在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思维,我认为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所在。许多学生思维缺乏条理性和创造力,思路不开阔,思考不周密。如学生阅读时,不会分析、归纳、联想、抓要点,这就会产生阅读与思维能力的失调。因此在平时阅读课文时,老师要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并教给学生针对不同文体分析段落层次的方法,让学生独立给文章划分层次,并说出理由来,久而久之,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必然会提高。又如授课时,老师不能一讲到底,要给学生思考的自由,巧妙设疑,积极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一文时,学生初步阅读课文后,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看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学生就会积极思考并踊跃发言。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用“骗”字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最准确。因为课文中的两个骗子是骗人的,那个皇帝和两个大臣、内臣、骑士、百姓都是既受骗,又骗己,又骗人。总之,文中的人物,除了那个小孩之外,都在围绕一个“骗”字活动着。这样,在老师的启发下,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整篇文章,从而有效地训练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概括性、综合性、周密性。
  四、培养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的课堂
  自信是成功的源泉,教育的成功是让孩子的心灵处于舒展而自信的状态下学习。长期以来,许多学生的自卑心理已成为学生们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有调查表明,我国的学生与其他国家的学生相比,缺少的是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自我表现,敢于表达自我见解和看法,为他们动手、动口、动脑提供机会,语文新教材每册书设计了六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这种课型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本学期我曾设计了一堂《多姿多彩的桥》综合课,让学生自己主持,让十六人上台讲解有关桥梁的知识、传说,朗读有关桥的诗歌和美文,展示自己写的有关桥的习作,设计了新颖的桥梁模型,平时不敢上台的同学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下课后评出了最佳桥梁设计师和桥梁小博士及最佳主持人,并颁发了成功卡,学生尝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找到了自信心。
  我深信,一种关注生活、注重学生品质塑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点燃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的语文课堂,一定是令学生满意的语文课堂。
  联系地址: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三中学  电话:15025898893  (邮政编码:734500)
  作者简介:
  田锋,男,汉族,中学一级教师,大学学历。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有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
  工作单位: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三中学
  联系电话:15025898893(手机)
  电子邮箱:xiagusiqiu@163.com
  通讯地址: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三中学
  邮政编码:734500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