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育:代表委员热议取消高考户籍限制

作者:佚名  时间:2009/3/10 22:22:20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11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高考应该分成两类:一类是普通高等教育高考,一类是高等职业教育高考。
  “我始终认为,我们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只有一种统一的高考模式是不行的。”纪宝成代表说,我国现行高考制度可以说是一种精英教育条件下的人才选拔方式,建议深化教育改革和转变社会观念,也就是说家长不一定非要让孩子上名牌的大学,名牌的职业技术学院也是一种选择。这样就能够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邵鸿委员建议改变行政化趋向 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8日在京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邵鸿建议改变行政化趋向,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邵鸿委员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大学是独立法人,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但是与这一规定相背离的是,近年来大学行政化趋势日益明显。   代表委员热议取消高考户籍限制
  外来工子女在广州读书,却不能在广州参加高考,这种不合理的状态能否改变?针对这种提议,很多代表委员认为有道理,但难以实现。
  昨天(4日),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钟晓渝提出,众多的外来人口长期在城市工作生活,他们的孩子在城市上学长大,已经成了不折不扣的城市人。可当这些孩子要上高中时,高考户籍资格的限制又会逼着他们离开城市。不少非户籍家长、学生经历着这样的不可承受之痛,也有不少家长为了让子女不必中途转学,而忍痛将子女留在家乡当“留守儿童”、“留守少年”。甚至有的家长因为子女高考问题,不得不结束在城市的事业,陪孩子回去上学、高考。   顾海良代表:今年研究生扩招重在解决培养结构问题
  针对目前社会关注的硕士研究生扩招是否为缓解就业压力的热点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日前在两会上表示,此次扩大研究生招生,目的是为了解决研究生培养结构的问题,专业硕士的培养将成为趋势。我们应该利用国际金融危机的时机,很好地思考危机后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趋势,调整高校人才培养方案。
  五位大学校长代表同台评说教育热点问题
  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5位大学校长7日在大会新闻中心就教育热点问题接受了中外记者的采访。
  5位大学校长分别是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饶子和代表、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代表、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代表和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代表。
  教育资源不平衡意味着不能一刀切
  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蔡志君委员,3月4日在教育界别小组会上说起了这样一个故事: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文,决定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央财政对全国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费提供国家课程的教科书。但与此同时,从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要建立部分国家课程教科书的循环使用制度。蔡志君说,在贵州,要求循环回收的教科书比例是30%,“初衷当然是好的,但在我们那个地方,现在循环不起来。”
  李东福委员: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党和国家的政策顺民心、得民意,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教育厅厅长李东福在此间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表示,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救救孩子!!! 于09-17 13:28发表评论: 第1楼
  • 什么高考移民??纯是放屁,只要对读书年限设制门槛,是不是高考移民只要看学籍不就一清二楚了吗??其实,咱们平头百姓对户籍无所谓,也不敢想,但孩子们的前途也是国家的未来耽误不得呵!总是喊着时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