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找回“自我”

作者:湖北省鄂州市太和中学 李名发  时间:2008/11/15 18:25:48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42
  “传道,授业,解惑”是古人对教师的角色定位,“红烛、春蚕、瘦竹”是今人对教师的奉献赞美。前者道出了古之为师的职业真谛,后者讴歌了当代教师辛勤耕耘的无私无畏。可哪知,在教育畸形发展的今天,教师们在燃烧自己,吐丝不止,虚心劲节之时,悄然变形了。
  业绩观压得老师变成体力劳动者
  当前,衡量一位教师的业绩是分数,教师在功利性的桎梏下,已经成为异化分数的卵化器。于是,教师们殚精竭力,疲于奔命忙教学,抓质量。严寒冬日,酷暑夏天,面带倦容,佝偻身躯,终年伏案。五更鸡鸣起,午夜灯火归,一站几个小时,一讲几节课,站得人腰酸背痛,讲得人声音嘶哑,整天疲惫不堪。走上讲台,一切烦心事都留在教室门外,高速运转大脑,搜索精美辞藻,恰如其分表达,循循诱导指点,一嚬一笑,皆得让学生们享受上课的乐趣,没敢丝毫懈怠。要说这“三百六十行”,最不能偷懒的是教师。教师们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全身心的投入,不就成了体力劳动者了吗?
  保护观压得老师变成保姆
  由于学生是弱势群体,是受保护者,学校于是乎成了“责任公司”,教师便成了“责任人”。在问题生、边缘生、留守生,与日俱增;放大镜、反光镜、显微镜,难以照出闪光点的校园里,老师是叫苦不堪。家长把“叫爹、喊娘”的问题生送到学校,老师得管;德育教育,安全教育,养成教育……老师得统统抓;厌学、不交作业,老师得谈心开导;逃学、上网,老师得去寻找;违纪,打架,老师得及时处理。要是学生出了问题,那教师是“吃不了,兜着走”;要是有半点缺失,那“棍子、帽子”会满天飞来。十四五岁的孩子本是多事之秋,也是长性子的时期,溺爱养成了任性,老师是呵护不了,批评不得。有时批评狠了,他们“回敬”几句懵懂话,呛得老师直翻眼白,老师得忍下;要是稍给一点惩戒教育,不但会招徕诽议,有时还会遇到不明事理的家长来到学校责问、殴骂,老师得忍气吞声。这样的教育氛围,教师不是保姆,还会是什么角色呢?
  漠视观压得老师变成苦行僧
  对待穷人的态度,考验一个社会的良知;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考验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教师既是穷人,也是知识分子。公务员一年一万多元的津补贴快发两年了,而教师的津补贴是遥遥无期。当教师找“公仆”们寻问时,一个绝妙的搪塞是:“体制不同、职业不同,教师与公务员没有可比性。”好一个没有可比性!看吧,只要到一些机关去走一走,一部分公务员的工作是:一杯茶,一支烟,打开电脑,玩玩游戏,聊聊天;而天底下最光辉职业的教师们的工作是:站台(站在讲台上),吃粉(吃着飘飞的粉笔灰),卖声(大声讲课,惟恐学生们听不清楚)。这确实是没法可比呀!累点,辛苦点没关系,但教师也是人,也是在为社会作贡献食人间烟火的知识分子,和同级的公务员相比,就算是看破尘世的“苦行僧”,也得化缘糊糊口吧!面对漠视的态度,教师们真的只会自怨自艾?难道没有失落、倦怠感了吗?
  面对重重压力,我好想找回自我。我仍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学校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教师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忘情的工作,教师这一职业真正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