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如清泉——教师应该具有深邃的思想
作者:佚名 时间:2008/11/10 19:54:46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620
深邃的思想催生了多少伟大的教育作品:《帕夫雷什中学》、《教育漫话》、《大教学论》、《爱弥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陶行知),“孩子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上”(苏霍姆林斯基)......这点点思想的火花成为教育史上宝贵的财富。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着教师必须具有思想。
让思想成为一脉活水,时常在心头涌动。金钱、地位、名望、荣誉都可以没有,却不能没有思想。琐屑、繁忙可以绊住教师的身体与双脚,却不能绊住思想之泉的流淌。思想之泉抽刀不断,把平淡的生活变得幸福而多彩,思想使教师能做自己生活的大师。
思想之泉有着坚韧不拔的力量,“一个能思想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教师不应再去用“师道尊严”的神威去震慑学生。让学生在教师思想的浪花里留恋吧,唯有思想能让渴望真理的学生体验到中流击水般的震撼!
思想源头的活水,可以使教师朴素的形象闪烁出光辉,可以使教师平凡的身影变得高大,这便是征服学生最可贵的人格魅力。
爱是教育的真谛,但“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高尔基)。我们应重新审视教师是“园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说法。且不说学生并不是无知无想的植物,园丁的“呵护”与“剪刀”能使创造性的人才脱颖而出吗?工程师是工业大生产中制作“标准件”的高手,学生的灵魂难道也要用机械化的程序去锻造吗?
托尔斯泰说:“思想,就是推动自己和全人类的生活的力量。”曾经认为正确的、优秀的东西,也许已经是错误与落后的了。思想之泉不断奔涌出新意。教师曾经自豪于“三尺”讲台写春秋,而今“不设讲台”已成为一种新的尝试。长期以来一线教师都在充当教材实施的执行者的角色,新课程改革春风浩荡,其体系呈现形式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其背景则是反映着社会的需要和学科的思想,更重要的还反映了教师的思想,因此,教师更应该是一个课程改革的参与者。
有思想的教师是有主见的人,善于动脑的人,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纷繁世界中,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当前,学生的自主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认识高度,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有效的知识。有思想的教师能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而有思想的人,才是自由独立的人。
思想之泉的奔涌,不断地规范着教师的行动,“传道、授业、解惑”不再是教师的本分,教师更应该是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发现问题的启发人,解决“创业”问题的参与人。
亘古存在的生命,涌动着不息的思想。有过思想的日子才是充实耐嚼的日子,留下思想痕迹的日子方能叫人回顾留恋。思想的清泉,穿越了岁月,依然是那么晶莹,那么有价值、有活力。唯有有思想的教师才会体味教育世界的丰富,在无数个寂静的深夜感受泉水流动的声音,那由远而近的逐渐清晰的叮咚声,仿佛是新生之水渐渐地渗入、渗入......
善于酿造自己思想的清泉的教师能够不断地超越自我,能够在课程改革中处于排头兵、领头雁的地位。啜饮思想的甘泉吧,这会使你振奋,使你年轻,使你与时俱进!不断被思想的清泉滋润的教师队伍,不仅提升了自己,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一代代人,一个民族。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