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创新思维培养的方法之一:归类溯源法
作者:山东省曲阜一中 李士建 时间:2008/8/12 17:11:11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561
阅读欣赏文章时我们首先要对其中一些现象进行归类思考,从而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中读出东西。例如在教选修教材《<史记>(选读)》中《赵氏孤儿》一文时,我就运用归类溯源法设计了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这段文章的激情,不仅使学生读到了东西,而且读出了深层的东西,并且把基本语言读的滚瓜烂熟,轻轻松松掌握了文言基础知识。
《赵氏孤儿》的故事原本没有单独的名称,它的本事见于《史记》中的《赵世家》、《韩世家》、《晋世家》,汉代刘向《新序节·士篇》、《说苑·复思》中也有详载,并且《左传》、《国语》中也有零星片断。元杂剧作家纪君祥主要根据《史记·赵世家》以及刘向的《新序》、《说苑》所记载的历史故事又改变成著名的戏剧《赵氏孤儿》,此后,杂剧《赵氏孤儿》风靡一时,而“赵氏孤儿”的故事也流传百世。
这则故事中可讨论的问题很多,我大体分为几类:一是关于谋杀类,引出谋杀的动机.对象、手段、过程、立场、影响、后果等问题;二是关于复仇类,引出复仇的决心和勇气、复仇的手段与时机、复仇的可能与失误、复仇的正义与非正义性等问题;三是关于报恩类,引出同情与怜悯、知遇与报恩、尽力而为与肝脑涂地等问题;四是故事本身的影响力,引出英雄与杀戮、家族与国家、史料与史书、史书与艺术加工等问题。具体的问题举例如下:纪君祥《赵氏孤儿》与《史记·赵世家》的故事有什么变化(艺术加工);屠岸贾为何即谋划诛灭赵氏;赵朔为何相信韩厥“必不绝赵氏”?程婴、公孙杵臼和赵朔是什么关系,程婴、公孙杵臼的死属于什么性质,公孙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胡为不死”说明贾诛赵采取的是什么行动,贾对赵氏诛杀的程度和范围到什么地步,当时有什么样的社会风尚;屠岸贾诛杀赵氏太残忍,“赵武攻屠岸贾,灭其族”属于什么性质,仅仅是正义占了上风吗;“赵盾时,梦见叔带持要而哭,盾卜之。赵史援占之。”后赵氏族的命运果如史援所占,怎样看这个问题,赵氏孤儿在贾索于宫时不哭以及后来“晋景公疾,卜之,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明显流露出什么思想;晋景公冒众将反的危险杀屠岸贾立赵氏孤儿真的是“卜祟”的原因吗;《左传》、《史记》“赵氏孤儿”有没有矛盾;此赵括彼赵括也;等等。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