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作者:岳阳县一中 周寒梅| 时间:2004/4/29 21:03:2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678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语文教学是最讲究“活”的一门艺术,课堂教学之中,学生已不满足于教材,喜欢争辩,好追问,思维非常活跃。因此,教学中我贯彻“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思维是主线”的“三主”教学模式,贯彻启发性原则,合理设计教学;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和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和情感交流,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是取之不尽的源流。于是,我不断加强学习,网上、书店、图书馆有我忙碌的身影;校园、课堂有我坚定的步伐。找资料、编资料,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深宵灯火是我的伴侣。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
“育人先育心”,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冰心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每个人都需要爱,关爱每位学生是我的原则。我试图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因为我知道,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世界,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而要了解学生,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最好的方法就是和他们做朋友。课余,我和他们一起游戏;周记中,我为他们排解心中的疙瘩,消除成长的烦恼,减轻学习的压力;纸条、作业本、试卷是我们交流的工具。学生们也常收到我的一句话表扬:“你真棒!”“你又有进步了”“你真了不起”……短短的语言传达着浓浓的情、深深的爱。在这份浓情深爱里,他们充满了自信。我班上有一位男同学,原来对语文很不感兴趣,语文成绩倒数第一。我找他谈心:首先肯定他的聪明,然后指出他的不足,相信他一定能把语文学好。有一次抽查背书,他背出来了,尽管有点结结巴巴,我在班上表扬了他。没想到一个星期后,他把一本书规定要背的课文全背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就这样,每当他有小小的进步,总会得到我真诚而坦率的赞赏:或是一个赞许的目光,或是一个亲切的微笑。后来他成了班上的佼佼者。正如赞可夫所说,教育“一旦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有效的作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畸形性格。对这样的学生,我总是以诚相待、耐心教育、热情相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中接受教育。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为此,我“内修素质,外树形象”,尽管面临社会变革,生活、工作节奏加快,我也常常会遇到紧张、焦虑、不愉快,但我从不把个人情绪带入课堂。我用我的言行来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工作三年来,我从未请过一天假,哪怕是结婚!哪怕是生孩子!家人不解:你不当班主任,怎么也这么忙?朋友不解:一个女人一辈子惟一能享受的权利,你也放弃?我何尝不想轻松一下?我何尝不想休息一下?但我休息了学生咋办?于是,我选择了坚守阵地,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我们带着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走进课堂,走进春天,走进学生的心田,去播种智慧,播种希望,播种真情!去塑造明天的主人,托起未来的世纪。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