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句式固定用法

作者:湖南省炎陵一中 吴洪波  时间:2008/2/24 14:23:13  来源:会员改编  人气:7668
在了解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时,应注意其中的固定用法,这些固定用法大致可分为表疑问、表反问、表感叹、表揣度、表选择、表方式、表因果等七种。
  1、表示疑问
  ①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如:“王曰:‘何以知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何所(所……的是什么)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③奈何、若何(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如:“未辞也,为之奈何?”(《史记•鸿门宴》)“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④如……何、奈……何(把……怎么样呢、拿……怎么办)如:“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愚公移山》)“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
  ⑤孰与……(与……相比,哪个……)如:“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何为……(为什么……)如:“君何为生我家?”(黄宗羲《原君》)
  ⑦几何(多少)如:“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段玉裁《戴震难师》)“敬诺。年几何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2、表示反问
  ①何……哉(也)、安……乎(怎么能……呢)如:“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史记•陈涉世家》)“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②何……为(……干什么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鸿门宴》)“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左传•殽之战》)
  ③何……之有(有什么……呢)如:“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夫晋,何厌之有?”(《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④如何、如之何、奈何(怎么、怎么能……呢、为什么……呢)如:“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三国演义•失街亭》)“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论语•荷蓧丈人》)奈何忧其坏?(《列子•杞人忧天》)
  ⑤岂(其)……哉(乎、耶)(哪里……呢)如:“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柳宗元《捕蛇者说》)“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采草药》)“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岂为死君乎?(《左传•殽之战》)
  ⑥安……哉(乎)(哪里……呢)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迎操将安所归乎?”(《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⑦不亦……乎(不是……吗)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述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
  ⑧……非……欤(……不是……吗)如:“子非三闾大夫欤?”(《史记•屈原列传》)
  ⑨宁……耶(哪里……呢)如:“宁知此为归骨所耶?”(袁牧《祭妹文》)
  ⑩独……哉、独……耶、庸……乎、顾……哉(难道……吗、不管……啊)如:“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耶?”(《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彭端淑《为学》)
  3、表示感叹
  ①何其……也(怎么那么……啊)如:“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左传》)
  ②直(特)……耳(只不过……罢了)如:“王曰:‘不可,直不过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③惟……耳(只是……罢了)如:“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梁启超《谭嗣同》)
  ④一何……(多么……啊)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杜甫《石壕吏》)
  ⑤亦……哉(也真是……啊)如:“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张溥《五人墓碑记》)
  ⑥……何如哉(……该是怎样的呢)如:“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4、表揣度
  ①无乃……乎(欤)(恐怕……吧)(兼表反问)如:“求,无乃尔是过欤?”(《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殽之战》)
  ②得无……乎、得无……耶(恐怕……吧、该不是……吗)(兼表反问)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若辈得无苦贫乎?”(崔铣《王忠肃公翱事》)得无教我猎虫耶?(蒲松龄《促织》)
  ③其……欤(不是……吗)(兼表反问)如:“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④……庶几……欤(……或许……吧)如:“吾王庶几无疾病与?”(《孟子•庄暴见孟子》)
  ⑤……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如:“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⑥其……邪?其……也(真的……吗?大概是……吗)如;“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5、表示选择
  ①与其……孰若……(与其……,哪知……)如:“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徐珂《冯婉贞》)
  ②孰与、与……孰(跟……比较、哪一个)如:“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耶,抑……耶(是……,还是……呢)如:“先生在民间,审知故扬州阁部果死耶,抑未死耶?”(金祖望《梅花岭记》)
  ④其……邪?其……邪(是……呢?还是……呢)如:“天色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庄子•逍遥游》)“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韩愈《祭十二郎文》) 
  6、表方式
  ①无以、无从(没有办法、没有什么用来)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荀子•劝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师无以应。”(段玉裁《戴震难师》)
  ②有所(有……的人事物、有什么)如:“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史记•鸿门宴》)
  ③无所(没有……的人事物、没有什么)如:“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史记•鸿门宴》)
  ④所以(用来……的、……的方法)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墨子•公输》)
  ⑤以……为……(把……作为[当作]……)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苏洵《六国论》)
  7、表原因
  ①是故、是以(因此、所以)如:“是故圣益圣,愚益愚。余是以记之。”(韩愈《师说》)
  ②所以(……的原因)如: “此世所以不传也。”(苏轼《石钟山记》)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